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官印为何由方变圆? 在1931年“中华苏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官印为何由方变圆?

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圆形官印出现之前,方形印章是不二之选。但是,方形印章在当代中国却有了不同命运,仅存的硕果是人民币背面的“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而圆形公章已通行于世。

中国最早的印章出现于春秋时期,当时文字写在竹简上,印章主要是用来钤印封泥,起到保密作用。《周礼•地官•司市》有“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的记录,当时公私印章都可以称为“玺”。秦始皇规定玺为天子专用,臣民印章只能称为“印”。

中国印章图案最初完全由文字组成,字形的形体美对印章布局之美起决定作用,最常见的是篆书,宋元以后隶书、楷书和各种宋体书也开始出现在印章中。由于汉字本身结构,无论采用何种文字入印,汉字整体形状都呈方块状,为体现对称之美,从秦代到明清,皇帝、王侯、官署的正式印章都是方形的。

《大明会典》和《大清会典》对印章的规格和尺寸做了规定。皇帝、皇后、太后、太子、亲王的玺印称为“宝”或“玺”,用玉和金制作,印钮为龙或龟。正一品至九品官员的印章用银或铜铸造,印的边长从三寸四分到一寸九分、厚度从一寸到二分二厘不等。文官的印钮均为直钮,只有御史的印钮上面有穿孔,而总督、将军等高级武官的印钮为虎钮。

古代玺印中青玉地位高于白玉。明初六玺中,等级高的天子之宝、信宝、行宝是青玉制,次一级的皇帝之宝、信宝、行宝是白玉制。金玺再低一级,主要是皇后、太后、太子用。这些宝玺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比如祭天时用“皇帝奉天之宝”,颁发诏书用“皇帝之宝”,祭享百神用“天子之宝”,调兵征伐用“皇帝信宝”,调发番兵用“天子信宝”,册赏赐劳用“皇帝行宝”,册封藩邦用“天子行宝”等。

《大明会典》中记栽的明朝传国宝玺有二十四方。清朝的传国玺在乾隆时期最终完备,大体上仿照明朝,但增加了一颗“大清嗣天子宝”•变为二十五方宝玺。此外,乾隆帝传位嘉庆后,又用青玉制作了一方“太上皇帝之宝”,但这方宝玺只使用了一代。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制作了五方印玺。1927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着手制作五方新国玺,其设计尺寸均大于袁世凯时期的旧玺。1949年以前中国普遍使用方形公章,例外情况:一是圓形的邮政印章(邮戳),一是中国海关日戳。目前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印应当可以算作中国最早的圆形官印。它与传统中国印章最大的区别是将图徽符号加入印章,打破了以往中国印章只有文字而无图徽符号的结构,为追求对称以及必须将镰刀锤子图案置于中央,只能选择圆形。

实际上在50年代前半期,新政权各级机关和地方政府所使用的印章都是方印,但是到1955年之后统一改成了圆形公章。等级最高的是国印,直径七公分,中央为国徽,国徽外刊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字,使用时由国务院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钤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时期,为保证写在竹简上往来信件的保密性而使用封泥,“钤印”应运而生。

B. “玺”为天子专用,臣民印章称为“印”,明淸时期皇后、亲王的印章也可称为“玺'

C. 我国古代正式印章采用方形,主要由印章上汉字字形的形体美、印章布局之美决定。

D. 明清前各朝代对印章的规格、尺寸、材质都有明确规定。明清时代的规定更具体严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官印的形状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沿革为主线呈现了中国官印的演变与发展。

B. 文章以我国官印“由方变圆”的演变为论题,阐述了不同的形状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C. 在论述过程中使用很多具体可考的实例,就增强了材料的权威性和观点的说服力。

D. 对于官印形状,文章先综述观点,接着介绍印章起源,最后分析“由方变圆”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要根据一方文物印章推断其使用者,其材质、尺寸、印钮等细处特征均是重要参照。

B. 明初,宝玺需要做出之宝、信宝、行宝等三种类型以供使用,这是因为不同的玺用途不同。

C. 我国第一枚圆形官印将图徽加入印章,为追求对称及必须将图案罝于中央,只能选择圆形。

D. 1955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印也改成了圆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才有资格使用。

 

1.A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错误在于秦始皇之前公私印章均可称“玺”;C项,主要由布局美(对称美)决定;D项,明清时期开始有严格规定,历朝历代的要求原文无据。 2.试题分析:无中生有,文章对于方形、圆形所代表的意义未有涉及。 3.试题分析:理解错误,国印由国务院报请国家主席使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路,我们每个人生来就要面对的,即使你没有脚,你同样在路上,人生不就是一条路吗,路边有这样的风景,在十字路口,就是我们的选择,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人生。作为学生,一次次考试,就是路上的一处卡,有的人能过去,有的人过不去,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有上路的思想。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有的人爱走直路,认为那是捷径;而有偏爱走弯路,认为那是延续。不管我们用何种方式,我们每天都在走路,留恋路上的风景也好,犹豫在十字路口也好,一往无前也好,被阻挡前行的脚步也好,这都是路,带给我们的体验和感受。

请以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面一副对联只有上联,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请补写出它的下联。

上联:曹雪芹做红楼梦

下联: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们营造读书范围,可以考虑从组织读书会开始。可以先在教师中组织读书会,①___________。师生定期共读一本书,边读边讨论。不仅要读教科书,②___________。一本一本地读,这样逐渐积累,③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

再忆萧珊① 

巴金

(1)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

(2)病房里有淡淡的灯光,每夜临睡前陪伴我的儿子或者女婿总是把一盏开着的台灯放在我的床脚。夜并不静,附近通宵施工,似乎在搅拌混凝土。此外我还听见知了的叫声。在数九的冬天哪里来的蝉叫?原来是我的耳鸣。

(3)这一夜我儿子值班,他静静地睡在靠墙放的帆布床上。过了好一阵子,他翻了一个身。

(4)我醒着,我在追寻萧珊的哭声。耳朵倒叫得更响了。……我终于轻轻地唤出了萧珊的名字:“蕴珍”。我闭上眼睛,房间马上变换了。

(5)在我们家中,楼下寝室里,她睡在我旁边另一张床上,小声嘱咐我:“你有什么委屈,不要瞒我,千万不能吞在肚里啊!”……

(6)在中山医院的病房里,我站在床前,她含泪望着我说:“我不愿离开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

(7)在中山医院的太平间,担架上一个带人形的白布包,我弯下身子接连拍着,无声地哭唤:“蕴珍,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8)我用铺盖蒙住脸。我真想大叫两声。我快要给憋死了。“我到哪里去找她?!”我连声追问自己。于是我又回到了华东医院的病房。耳边仍是早已习惯的耳鸣。

(9)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她穿得整整齐齐,有些急躁,有点伤感,又似乎充满希望,走到门口还回头张望。……仿佛车子才开走不久,大门刚刚关上。不,她不是从这两扇绿色大铁门出去的。以前门铃也没有这样悦耳的声音。十二年前更不会有开门进来的挎书包的小姑娘。……为什么偏偏她的面影不能在这里再现?为什么不让她看见活泼可爱的小端端?

(10)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车子的驶近,等待一个人回来。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我记得的只是孩子们捧着她的骨灰盒回家的情景。这骨灰盒起初给放在楼下我的寝室内床前五斗橱上。后来,“文革”收场,封闭了十年的楼上她的睡房启封,我又同骨灰盒一起搬上二楼,她仍然伴着我度过无数的长夜。我摆脱不了那些做不完的梦。总是那一双泪汪汪的眼睛!总是那一副前额皱成“川”字的愁颜!总是那无限关心的叮咛劝告!好像我有满腹的委屈瞒住她,好像我摔倒在泥淖中不能自拔,好像我又给打翻在地让人踏上一脚。……每夜,每夜,我都听见床前骨灰盒里她的小声呼唤,她的低声哭泣。

(11)怎么我今天还做这样的梦?怎么我现在还甩不掉那种种精神的枷锁?……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我应当振作起来,即使是最后的一次。骨灰盒还放在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我的最终目标——死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做肥料。

(12)……闹钟响了。听见铃声,我疲倦地睁大眼睛,应当起床了。床头小柜上的闹钟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我按照冬季的作息时间:六点半起身。儿子帮忙我穿好衣服,扶我下床。他不知道前一夜我做了些什么梦,醒了多少次。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一日

注①:1972年,萧珊去世。六年后巴金写了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记录了妻子在“文革”中因自己而受到牵连,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离开人世的悲惨遭遇。又经过六年,写下了此作。

1.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第(1)段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指的是巴金摔倒在泥淖中不能自拔,……又给      打翻在地让人踏上一脚后的狼狈。

B. 文中耳鸣暗指对亡妻无尽的思念,仿佛妻子的轻声细语一直萦绕在耳畔。

C. 第(4)(8)两段每句话都出现,强烈表达了巴金夜不成寐思念萧珊时内心的郁积。

D. 第(11)段说“……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说明对萧珊的怀念事实上已      经成为巴金精神的枷锁。

E. 萧珊故去后,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仍然伴着他度过无数的长夜,可见巴      金对萧珊的爱是非常深切、彻底、执着的。

2.分析第(10)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巴金在《再忆萧珊》中数次提到了“儿子”,是否为闲笔?结合全文,试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⑵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⑶在《三峡》中,郦道元从色彩、情态的角度描写春冬时分三峡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⑷撑一支长篙,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⑸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这正是他在《出师表》中所写到的:“___________ ”。

⑹饭疏食,饮水,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徐志摩《再别康桥》)

⑻秋风萧瑟天气凉,___________(曹丕《燕歌行》)

_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诗经 子衿》)

⑽《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说秦伯,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____________ 。”

_________,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