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2)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6)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育化后人。读了以上6个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少于800字。

 

扩展视野,志存高远 作为21世纪的学子,又是一名光荣的育英学子,我们应当有着高远的志向和辽阔的视野,在生活中积累,在实践中感悟,树立人生理想迈出成功第一步走向光明的未来。 毛主席说过,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悉数近来国家大事,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国家大事,初二的我们,用不了几年就要成为一名成年人,开拓视野才能让我们拥有阔达的胸襟只有我们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增长见识,所做的言行举止和举手投足之间都有着莫名的芳香使人陶醉其中。只有我们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形成自己美好的思想,并将它融入其中将它发扬光大,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扩展视野传承思想。 志存高远就是指远大的抱负,远大的抱负有事业上的抱负,有人生道路上的抱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还记得几年前还是孩童的我们在父母的怀抱里嘻嘻哈哈笑谈着自己今后的理想与抱负,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在生活,在学业中有着不少的事情要做几乎没有什么闲暇的实践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走一步看一步。这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不负责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在哪个阶段我们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当然了,只有目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志存高远,真正的志存高远是指那些有理想又能将理想化为行动不断,努力前行终有一天实现理想的人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飞速前行着更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人生理想,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花费多年的时间不断努力超越极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真正做到志存高远。也许在许多年后,我们已经苍老但我们为实现了曾经的理想而骄傲。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走好每一步不留一丝一毫的悔恨!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考查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是模仿2017年全国卷Ⅱ作文题设置的。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由于是任选2个或者3个,立意就十分广泛。“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强调的是不骄傲才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并且成就自己;“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强调的是物质和精神辩证关系,着重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核心是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的昂扬自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强调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强调抓住现在,在当今的时代成为风流人物;“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强调知识的广博与勤奋之间的辩证关系。 知道了这些含义,自己进行组合,选用含义相近的话立意,构成逻辑关联,如,(1)与(2)(6),就可以组成“如何成就自己”、“成就自己需要立志、学习他人、勤奋”;如(3)(5)就可以组成“自强不息,奋斗当下”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指出下列各句表述不得体的地方,并改正。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王大石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本人大作,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虽毕业多年,但学生我仍垂念师恩。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能吸收紫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当之无愧的地球卫士;到了距地面10~100米的近地面,臭氧就换了一副面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头痛、胸闷甚至产生肺气肿等病症。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 相较《战狼2》的成功,不少电影停留在生活表面,对题材发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的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C.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庄从小就对变形金刚很感兴趣,一直很喜欢收集变形金刚玩具,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玩具已经汗牛充栋

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作用。

西南联大时期,广大师生生活十分艰苦,平日里,粗茶淡饭,钟鸣鼎食已是常态,大鱼大肉已成奢望。

④《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筚路蓝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⑤这家自己开办的农村阅览室图书流动很快,从未发生久假不归的现象,大家对书籍的渴望可见一斑。

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化着的布景使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文学类),回答小题

一匹马两个人

迟子健

    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老太婆。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乎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 老头子叫道。

    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

    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拼命快走。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

    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老头叫了一声:“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

    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

    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

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

    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责备自己。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相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倒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它是个废物了。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晚结算了。

    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

(节选自迟子健《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开头一段如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引领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

B.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

C. 老头子垂着头袖着手打盹儿,老太婆躺在车尾睡觉,老马也抽空打个盹儿,这些描写都为老太婆出现意外和没及时察觉埋下伏笔。

D. 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小水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这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明。

E. 本文讲述了一匹马和两个人的故事,老人和老马相伴的平静生活被一块石头突然打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缺耐人寻味。

2.小说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小说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