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能吸收紫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当之无愧的地球卫士;到了距地面10~100米的近地面,臭氧就换了一副面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头痛、胸闷甚至产生肺气肿等病症。

 

这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 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变成健康的杀手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主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本语段本段主要谈“臭氧”的利与弊。第一个空,根据横线前“是正还是邪”和横线后“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到了距地面10~100米的近地面,臭氧就换了一副面孔”等信息,推断出此处填写“这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第二个空,根据“能吸收紫外线”“是当之无愧的地球卫士”,推断出此处可填写“保护地球上的生物”;第三空,根据“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使人头痛、胸闷甚至产生肺气肿等病症”,推断出此处填写“变成健康的杀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 相较《战狼2》的成功,不少电影停留在生活表面,对题材发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的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C.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庄从小就对变形金刚很感兴趣,一直很喜欢收集变形金刚玩具,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玩具已经汗牛充栋

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作用。

西南联大时期,广大师生生活十分艰苦,平日里,粗茶淡饭,钟鸣鼎食已是常态,大鱼大肉已成奢望。

④《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筚路蓝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⑤这家自己开办的农村阅览室图书流动很快,从未发生久假不归的现象,大家对书籍的渴望可见一斑。

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化着的布景使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文学类),回答小题

一匹马两个人

迟子健

    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老太婆。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乎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 老头子叫道。

    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

    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拼命快走。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

    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老头叫了一声:“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

    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

    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

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

    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责备自己。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相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倒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它是个废物了。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晚结算了。

    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

(节选自迟子健《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开头一段如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引领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

B.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

C. 老头子垂着头袖着手打盹儿,老太婆躺在车尾睡觉,老马也抽空打个盹儿,这些描写都为老太婆出现意外和没及时察觉埋下伏笔。

D. 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小水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这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明。

E. 本文讲述了一匹马和两个人的故事,老人和老马相伴的平静生活被一块石头突然打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缺耐人寻味。

2.小说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小说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亭怨①

吴城小龙女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②。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③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①这首词题在荆州江亭柱上,故名“江亭怨”,实际上它属于“清平乐令”。②“吴头楚尾”,江西的代称。③“扑鹿”,象声词,拍打着翅膀的声音。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上片以“泪眼不曾晴”直接抒发了少女浓烈的思乡之情。

B.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此句用意巧妙,不言少女伤怀,却言沙鸥不受羁绊,是把沙鸥自由翱翔与少女为情所困作对比,更加衬托出少女内心深处的伤感。

C. 下片中少女为雪花飘舞、沙鸥飞翔的情景所吸引,伤感情绪渐淡。

D. 本词语少意多,露少藏多,画面丰富生动,引起读者无限的想象,余味无穷。

E. 贯穿全词始终的是一种幽怨之情,一种少女流落异乡的感物伤怀思乡的幽怨之情。

2.你认为“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两句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妙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日:“不可。谋事杀良,此非忠也;乘人之危,此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皆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困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先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谋事杀,此非忠也

A. 日涉以成趣    B. 眄庭柯以

C. 心惮    D. 万物之得时

2.下列句式特点与文中加点例句不同的一句是(   )

例句:死反虏,汝何知?

A. 乐夫天命复奚疑    B. 复驾言兮焉求

C. 宇文新州之懿范    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B.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C.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D.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崩和“薨”“卒”“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卒,大夫死曰不禄。

B.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C. 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D. 皇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盖勋为人耿直。他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征询他想借机杀死苏正和,他虽与正和有仇,但没有乘人之危,并拒绝免于被杀的正和的面谢。

B. 盖勋誓死不屈。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他率兵救助,身受三处刀伤,仍然坚守不动,誓死不降。叛军服其忠义勇猛,并礼赞他。

C. 盖勋秉公执法。长安令杨党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他不听贵戚说情,将其犯罪事实全部上报,奉诏将案件追查到底,威震首都。

D. 盖勋刚直不阿。他为国选材,唯贤是举,坚守标准,不畏皇权,不顾三怨成府,誓死拒绝了宠臣蹇硕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2)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