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A. 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

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A. 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 王先生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C.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D. 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B 【解析】试题分析:A项,“微薄之力”是自谦之辞,用到别人身上不合适。C项, “荣幸” 谦敬失当。D项,“令爱”是指别人的女儿,不能用来说自己的女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先开发、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B. 近年来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

C. 据赛诺数据调查显示,凭借出色的自拍效果,OPPOR9s已经成为目前热度最高的智能手机,移居国内线下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D. 通过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制备技术制备出来的超级电容器,可反复充电超过30000次以上却不会降低电池的蓄电能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政协委员程红说,对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政府应该积极面对,当发现问题时,必须同步创新,不能因噎废食

②《龙的传人》这首歌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在海内外中国人中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③学国学、传承经典也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若家长和学校采用强制学生集体跪拜孔子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无异于缘木求鱼

④画家、诗人联手打造的“扬州好人”画像配诗展在扬州文化馆展出,参观者不绝如缕

⑤天台山的红叶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黄桨岩、银顶峰、花石海、十八里香草沟,而小九寨的红叶景观更是秀色可餐

⑥海滨仲夏的夜晚,街市上灯火阑珊,热闹非凡,常常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深切回忆与同学们到湘冮中游泳,不畏艰险一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慷慨赴秦。(《荆轲刺秦王》)

(3)李白在《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唐]杜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 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 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而隐忧。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D.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 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①,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②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手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②嘿:同“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         目:瞪视

B.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            称:合适

C. 其先齐人                乃:于是,就

D. 愿足下太子于宫             过:拜访

2.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子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C.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 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玩博戏,鲁勾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

C. 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 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4.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③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