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美房价崩跌导致丧失赎回权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全美房价崩跌导致丧失赎回权的房产数目创新高,不良资产尾大不掉,一些金融机构因受拖累而濒临破产倒闭。

对甘地的许多观点,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苛评有加。然而,他对甘地的品格却极为钦佩。我们从他们的友谊中看到了什么是伟大情怀。

有点海归背景的留洋学生千万不要有奇货可居的心理,一味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在现在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下,一不小心就会被弃之不用。

没有演过大人物的谢园这次在《陈云在临江》里小试牛刀,因为首次演大人物,他不敢怠慢,阅读了很多有关陈老的书。

为了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答辩,他争分夺秒,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谓韦编三绝,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是别开生面的大家。他们的创作实践,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朵奇葩。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③⑤⑥

 

D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①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此处应为“数量惊人”②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此处应为“未加赞赏”。 ③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④小试牛刀:比喻某人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原意是说"首当重任",用反了。⑤韦编三绝: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⑥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走正门

王春迪

①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②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③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

④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⑤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⑥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⑦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⑧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⑨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⑩一日,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⑪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⑫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⑬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⑭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⑮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 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 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 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2.小说第②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

3.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1)王勃 《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4) 《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中的赞誉和责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⑥,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上将:指诸葛亮。⑤降王:指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⑥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他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B. 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

C. 颈联分析蜀国败亡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

D. 尾联回忆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E. 该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运用典故和象征等手法,意韵深微;语言风格上和《锦瑟》相似,具有雄浑豪迈的特点。

2.诗歌末句“恨有余”中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除了“恨”,该诗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大祖之徒欤!”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次,非儿女子姁姁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静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文静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遣文静使始毕可汗,始毕曰:“唐公兵何事而起? ”文静田:“先帝废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乱。唐公,国近戚,惧毁王室,起兵黜不当立者。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始毕大喜,即遣二千骑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至之?”

唐公践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贫臣共榻,文静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文静自以为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顾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帝遂杀之,年五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B. 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C. 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D. 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字肇仁”。

B. 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 可汗:源自突厥语,含义类似中国古代的天子、国王。

D. 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祚,践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文静有胸怀识见。当社会动乱时,文静认为这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他看出唐公有大志更看重秦王之才。

B. 刘文静有洞见谋略。当秦王私下入狱探望他时,他用激将法迫秦王说出探狱动机,紧接着又分析形势,给秦王出谋划策。

C. 刘文静善于进谏。唐公登上天子之位,不拘礼仪,多次和贵臣共处一床,文静用“太阳俯同万物”作比,婉转进谏。

D. 刘文静恃才招祸,他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在讨论问题时,总要唱反调,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

② 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台隍枕夷夏之交”中“夷”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夏”即华夏,指古扬州地区(现在江苏江西安徽一带)

②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③《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阴历每月初一,“朔”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④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是指古人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⑤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9个月,小功服6个月的亲族。

⑥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A. ①⑤⑥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