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错误的两项是( )( ) A. 一方面,特朗普在外交政...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错误的两项是(   )(   )

A. 一方面,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取得进展;但另一方面,以“美国优先”为旗号当选 总统的他却在经济领域踌躇不前

B. 文艺创作只有贴近现实、扎根生活,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才会得到人民的认可,一味在后宫倾轧上做文章,或一味在后宫倾轧上做文章,或新瓶装旧酒不断翻拍武侠剧,最终难逃被观众抛弃的命运。

C. 大使馆举办了一场匠心独运、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场面十分热烈,得到了所在国广大来宾的好评。

D. 作为一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法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劳动法的保护和约束之中。

E. 据韩联社报道,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将于2日对前总统朴槿惠受贿案进行首场预审。韩国媒体预测此次预审将引得万人空巷,绝大多数韩国民众将在家里收看电视直播。

 

CE 【解析】试题分析:别无二致:没有两样,指非常像。这里应为“独一无二”;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拥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前去观看的情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⑵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⑶《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青玉案

无名氏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祀期间忌针线,因此作“停针线”之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上片前两句运用对面落笔(悬想)的手法,“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想象妻子在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因见双燕而感伤分离的场景,委婉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B. “乱山深处”的“乱”字,道出了词人身处群山簇拥之地,不知方向的迷茫感。一个“乱”字,惹起了词人的愁思。

C.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事来表达感情,显得具体而不抽象,真切而不矫饰。

D. 前人对这首词有“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的赞语,但本词上下片的首句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嫌,实为本词构思的一个缺憾。

E. 下片三句“无人”气势酣畅、笔调放纵,但读来并不会使人产生轻薄之感,此中奥秘,正如有人评价所说:“不是风流放荡,只是一腔血泪耳。”

2.请结合全词指出本词最突出的艺术技巧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爌,字象云,蒲州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进编修,历少詹事,充东宫讲官。四十五年,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久之,命教习庶吉士。光宗嗣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未几,光宗疾大渐,与方从哲、刘一燝同受顾命。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从哲去,一燝当国,爌协心佐理。

天启元年正月,两人以帝为皇孙时,未尝出阁读书,请于十二日即开经筵,自后日讲不辍,从之。爌、一燝以人情偷玩,拟御札戒励百官,共图实效,帝纳之。未几,以贵州平苗功,加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二年四月,礼部尚书孙慎行劾方从哲用李可灼红丸药,罪同弑逆,廷议纷然。一燝已去位,爌特疏白其事曰乞涣发纶音布告中外俾议法者勿以小疑成大疑编摹者勿以信史为谤史

三年,以山东平妖贼功,加少师、太子太师。时叶向高当国,爌次之。及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忠贤颇惧,求援于爌。爌不应,忠贤深衔之。故事,阁中秉笔止首辅一人。魏广微欲分其柄,嘱忠贤传旨,谕爌同寅协恭,而责次辅毋伴食。爌惶惧,即抗疏乞休。五年七月,逆党李鲁生劾爌,削籍除名。又假他事坐赃二千,毙其家人于狱。爌鬻田宅,贷亲故以偿,乃栖止先墓上。

崇祯元年,言者争请召用,为逆党杨维垣等所扼,但赐敕存问,官其一子。至五月,始遣行人召之。十二月还朝,复为首辅。

初,熊廷弼既死,传首九边,尸不得归葬。至是,其子诣阙疏请。爌等因言:“廷弼之死,由逆奄欲杀杨涟、魏大中,诬以行贿,因尽杀涟等,复悬坐廷弼赃银十七万,刑及妻孥,冤之甚者。”帝乃许收葬。初,袁崇焕入朝,尝与钱龙锡语边事。龙锡,东林党魁也,王永光等谋因崇焕兴大狱,可尽倾东林。光倡言大清兵之入,由崇焕杀毛文龙所致。高捷遂首攻龙锡,逐之。明年正月,中书舍人加尚宝卿原抱奇亦劾爌主款误国,招寇欺君,宜与龙锡并斥。无何,左庶子丁进以迁擢愆期怨爌,亦劾之,而工部主事李逢申劾疏继上。爌即三疏引疾。

爌先后作相,老成慎重。引正人,抑邪党,天下称其贤。十七年春,李自成陷蒲州,迫爌出见,不从。贼执其孙以胁。爌止一孙,乃出见,贼释其孙。爌归,愤郁而卒,年八十矣。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爌特疏白其事曰/乞涣发纶音布告/中外俾议/法者勿以小疑成大疑/编摹者勿以信 史为谤史

B. 爌特疏/白其事曰/乞涣发纶音/布告中外/俾议法者勿以小疑成大疑/编摹者勿以信史为谤史

C. 爌特疏/白其事曰/乞涣发纶音布告/中外俾议/法者勿以小/疑成大疑/编摹者勿以信/史为谤史

D. 爌特疏白其事曰/乞涣发纶音布告/中外俾议法者/勿以小疑成大疑/编摹者勿以信史为谤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擢,提拔官职。如如《战国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B. 天启,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年号。如文中的万历、光宗、崇祯,俱是帝王年号。

C. 首辅,明清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内阁的官员称大学士,有别于翰林院学士。明中期后,内阁大学士又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

D. 九边,明代设在北方的九个边防重镇,后为边境的泛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爌身为两朝元老,能力卓异,都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B. 天启年间的“红丸案”,韩爌劝谏皇帝要明确诏令,传示朝廷内外,为的是避免出现大兴诏狱及冤假错案。

C. 韩爌为人能文能武,内能承担首辅重任,外能平定地方叛乱,并因此受到加封。

D. 韩爌刚正不阿,敢于与奸邪之人做斗争,他也因此屡遭迫害,但好在能全身而退。只可惜因在天启年间收受二千贿赂,导致名节有亏。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崇祯元年,言者争请召用,为逆党杨维垣等所扼,但赐敕存问,官其一子。

(2)爌先后作相,老成慎重。引正人,抑邪党,天下称其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他的妻子也才知道原来“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的工作的”。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其实,他的一生中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最终他都放弃了。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站上世界科技的高峰。

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不过他喜欢的却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因此,1946年,他选择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研究生毕业不久,他便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中央政府高瞻远瞩,部署成立了近代物理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而且研究所里还没有一台加速器,探测元件和仪器设备也刚开始研制。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拼命学习,拼命地汲取国外信息,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环境中,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

在较短时间内,于敏取得很多创新成果,并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以及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迅速地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赏。彭桓武曾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当时国内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1965年1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远景规划设想的汇报时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要快。”事实上,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尚未成功时,有关部门就已作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而于敏就是理论探索队伍的一员。

1960年底,钱三强找于敏谈话,希望他参加氢弹研制工作。事实上于敏喜欢的是基础研究,而且当时已经很有成绩。和于敏有过接触的国内外许多著名物理学家都曾提到,凭借他的才华,如果一直从事纯基础研究,可能会做出影响更大的成果。

而当时,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而且要隐姓埋名,长年奔波。纵然如此,于敏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钱三强的要求。他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国家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说。

在当时,国内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由于要计算数据,以于敏为主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的难题。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5年9月到次年1月,氢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于敏带领部分科研人员在上海突破了氢弹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后来,这就是我国核武器发展历史上的“百日会战”。

1967年6月17日,我国氢弹研制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氢弹试验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发展速度世界最快。其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

(选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1988年之前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于敏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取得多大的成就,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连他的妻子都不大清楚。

B. 于敏考进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与他喜欢纯粹的理论探究的初衷不符,因而,两年后他转到了理学院物理系,并将理论物理定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C. 于敏在重重封锁的环境下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迅速地提升了我国在原子核理论领域的研究水平,而且其研究在当时国际上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D.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核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比较落后,硬件设施缺乏,近代物理研究所里甚至连一台加速器都没有,熟悉原子能理论的人才也是凤毛麟角。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于敏一生未出国留过学,尽管工作期间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由于工作太忙,他都放弃了,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在世界科技的高峰。

B. 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划分为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平均场独立粒子三个层次。

C. 钱三强希望于敏能参加氢弹的研制工作,于敏从大局出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一直喜欢且已颇有成绩的基础研究,投身到氢弹的研制工作种。

D. 在硬件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于敏与工作组的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的人工计算,攻破了许多难题,提出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E. 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细写了于敏参与氢弹研制工作的内容,突出了于敏在我国氢弹研究领域的关键作用,也与他“氢弹之父”的称号相呼应。

3.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的一生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疯狂年代

刘慈欣

物理学教授叶哲泰走上批判台时,他那神情分明在说:让我背负的十字架更沉重一些吧!红卫兵们让他负担的东西确实很重,戴的高帽子是用一指粗的钢筋焊成的,胸前那块牌子是从实验室的一个烤箱上拆下的铁门。

押送叶哲泰上台的红卫兵是两男四女。两个男青年是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大四年级的,叶哲泰曾是他们的老师;那四名女孩子都是大学附中的初二学生,这些穿着军装扎着武装带的小战士挟带着逼人的青春活力,像四团绿色的火焰。一名男红卫兵转向批判对象:“叶哲泰,你精通各种力学,应该看到自己正在抗拒的这股伟大的合力是多么强大,顽固下去是死路一条!老实回答问题:在六二至六五届的基础课中,你是不是擅自加入了大量的相对论内容?!”

“相对论已经成为物理学的古典理论,基础课怎么能不涉及它呢?”叶哲泰回答说。

“你胡说!”旁边的一名女红卫兵厉声说,“爱因斯坦是反动的学术权威,他有奶便是娘,跑去为美帝国主义造原子弹!要建立起革命的科学,就要打倒以相对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理论黑旗!”叶哲泰忍受着头上铁高帽和胸前铁板带来的痛苦,不值得回应的问题就沉默了。

叶哲泰的妻子,同系的物理学教授绍琳从台下的前排站起来,走上台。她身穿一件很不合体的草绿色衣服,但熟悉绍琳的人联想到以前常穿精致旗袍讲课的她,总觉得别扭。

“叶哲泰!”绍琳指着丈夫喝道,却连其中的颤抖也放大了,“你没有想到我会站出来揭发你,批判你吧!?”她转向台下,“我们应该认清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反动本质,它提出的静态宇宙模型,否定了物质的运动本性,是反辩证法的!它认为宇宙有限,更是彻头彻尾的反动唯心主义……”听着妻子滔滔不绝的演讲,叶哲泰苦笑了一下。

“低下头!”一名男红卫兵大声命令。被批斗者都要低头,但叶哲泰要这样,那顶沉重的铁高帽就会掉下去,以后只要他一直低着头,就没有理由再给他戴上。但叶哲泰仍昂着头,用瘦弱的脖颈支撑着那束沉重的钢铁。“低头!你个反动顽固分子!!”旁边一名女红卫兵解下腰间的皮带朝叶哲泰挥去,在他脑门上精确地留下了带扣的形状,但很快又被淤血模糊成黑紫的一团。他摇晃了一下,又站稳了。

“叶哲泰,这一点你是无法抵赖的!你多次向学生散布反动的哥本哈根解释!”“这毕竟是目前公认的最符合实验结果的解释。”叶哲泰说,在受到如此重击后,他的口气还如此从容,这让绍琳很吃惊,也很恐惧。“这个解释认为,是外部的观察导致了量子波函数的坍缩,这是反动唯心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一种最猖狂的表现!”“是哲学指引实验还是实验指引哲学?”叶哲泰问道,他这突然的反击令批判者们一时不知所措。“当然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科学实验!”一名男红卫兵说。

“这等于说正确的哲学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反对实践出真知,恰恰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的认知原则的。”

“什么?!反动!反动透顶!!”那女孩儿举起紧握皮带的手指着叶哲泰,“你,是想说有上帝?!”“我是说不知道,如果上帝是指宇宙之外的超意识的话,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存在;正反两方面,科学都没给出确实的证据。”

这句大逆不道的话在整个会场引起了骚动。“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叶哲泰!!”“打倒一切反动学术权威!!”“打倒一切反动学说!!”……

“上帝是不存在的,一切宗教,都是统治阶级编造出来的麻痹人民的精神工具!”口号平息后,那个小女孩儿大声说。“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叶哲泰平静地说。

对于眼前这个危险的敌人,一切语言都无意义了。她抡起皮带冲上去,她的三个小同志立刻跟上,朝上抡皮带才能打到他那不肯低下的头,在开始的几下打击后,他头上能起一定保护作用的铁高帽被打掉了,接下来带铜扣的宽皮带如雨点般打在他的头上和身上……

物理学家静静地躺在地上,半睁的双眼看着从他的头颅上流出的血迹,疯狂的会场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那条血迹是唯一在动的东西,它像一条红蛇缓慢地蜿蜒爬行着,到达台沿后一滴滴地滴在下面一个空箱子上,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像渐行渐远的脚步。(选自《三体》,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押叶哲泰上台的两个男红卫兵都是理论物理专业大四年级的学生,其中一人揭发他曾在课程中擅自加入了大量相对论内容,所以说叶哲泰精通各种力学。

B. 旁边的女红卫兵让“反动顽固分子”叶哲泰低头为的是让对方屈服并承认问题,一名男红卫兵大声命令叶哲泰是暗示对方甩掉铁高帽,减轻负担。

C. 物理学家的血缓慢蜿蜒地爬行,然后一滴一滴地滴着。发出“哒哒”声,这里采用记叙,以动衬静,突出展示了叶哲泰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巨大震撼力。

D. 本文叙述叶哲泰之死,写得有点有面,有声有色,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揭开了文革的一角,让我们不能不正视过去,反思历史,从而创造更好的生活。

2.小说在刻画叶哲泰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精神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标题以“疯狂年代”为题,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