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 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C. 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 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 【解析】试题分析: A.否定不当;C.滥用介词,主语残缺;D.成分残缺,“解决”后面缺宾语,应改为“解决人力成本上涨问题的利器”。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被称为大衣哥的山东农民歌手朱子文,今日虽然已算是知名人士,但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那种草根本色丝毫没有改变。

②如今还有很多人在邯郸学步而不自知,看到别人成功了,就有模有样地学起来,结果人家练成了绝世高手,而自己却走火入魔、自废武功。

③刚刚还是烈日当头照,一转眼,老天爷的脸一沉,狂风怒吼,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④有些领导干部,在会上侃侃而谈,实际工作中却述而不作,会上讲的事情不能得到落实,这种工作作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⑤韩国总统朴瑾惠推动美国“萨德”导弹入韩的做法,导致了东北亚安全形势不断变化。不难看出,域外大国才是海警事件频发的始作俑者

⑥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A. ①⑤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2)孔子说老师应该教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独立思考的语句是: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溪桥晚立

明 蓝智

天阔浮云尽,山昏落日微。

鸟栖当野树,人语共柴扉。

岁月且云暮,乡关何处归?

邻家响机杼,远客叹无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一、二两句从远景起笔,借助“天”“云”“山”“日”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视野开阔又略显苍茫的傍晚图景,极富画面感。

B. 三、四两句紧承上句“落日”来写,由远及近,写到了归鸟栖树和人的活动,也与前两句形成以动衬静的效果,闲适自然。

C. 五、六两句即景生情,作者以反问手法表达了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情感与唐代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有相似之处。

D. 诗歌前六句描景、写人、抒情相交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祥和温馨的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E. 全诗起笔写景,落笔感叹,作者视线由远及近,描写了傍晚站立溪桥边的所见所闻所感,照应题目中的“晚立”二字。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郑孝穆,字道和,荥阳开封人。孝穆幼而谨厚,以清约自居。年未弱冠,涉猎经史。父叔四人并早殁,昆季之中,孝穆居长。抚训诸弟,有如同生,闺庭之中,怡怡如也。魏孝昌初,解褐太尉行参军,转七徒主簿。大统五年,行武功郡事,迁使持节、本将军,行岐州刺史、当州都督。在任未几,有能名。就加通直散骑常侍。王罴时为雍州刺史,钦其善政,遣使贻书,盛相称述。先是,所部百姓,久遭离乱,饥馑相仍,逃散殆尽。孝穆下车之日,户止三千。留情绥抚,远近咸至,数年之内,有四万家。每岁考绩,为天下最。太祖嘉之,賜书曰:“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贾琮誉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于是征拜京兆尹。十五年,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鮞称藩,来附,时议欲遣使,慎选行人。太祖历观内外,无逾孝穆者。十六年,太祖总戎东讨,除大丞相府右长史,封金乡县男,邑二百户。军次潼关,命孝穆与左长史长孙俭、司马杨宽、尚书苏亮、谘议刘孟良等分掌众务。仍令孝穆引接关东归附人士,并品藻才行而任用之。孝穆抚纳铨叙,咸得其宜。孝闵帝践祚,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子,增邑通一千户。晋公护为雍州牧,辟为别驾,又以疾固辞。武成二年,征拜御伯中大夫,徙授御正。保定三年,出为宜州刺史,转华州刺史。五年,除虞州刺史,转陕州刺史。頻历数州,皆有政績。复以疾笃,屡乞骸骨。入为少司空。卒于位,时年六十。贈本官,加郑梁北豫三州刺史。谥曰贞。

(节选自《周书•列传•卷三十五》)

1.下列对文中粗体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贾琮/誉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

B. 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贾琮/誉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

C. 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 贾琮誉蜇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

D. 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 贾琮誉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昆季,即兄弟,与手足、昆仲近义,长为昆,幼为季。

B. 解褐,就是指脱去粗布衣服,代指入任为官。

C. 下车,原义是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后指官吏退休。

D. 践阼,亦作“践胙”、“践祚”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孝穆自幼为人宽厚。因为父辈去世早,兄弟之间,孝穆居长,他亲自抚养教育自己的几个弟弟,兄弟之间和睦友爱。

B. 郑孝穆很有治政才能。他任通直散骑常侍时,安抚百姓,招纳流民,每年政绩考核都是最好,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与提拔。

C. 郑孝穆颇具领导才干。军队驻扎潼关时,他独自处理军队的各项事务;对归附朝廷的人士,处理得非常妥当。

D. 郑孝穆深得皇帝赏识。他多次受到嘉奖和加封,最终死于任上。朝廷给予了他很隆重的追封与褒奖的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所部百姓,久遭离乱,饥馑相仍,逃散殆尽。

(2)仍令孝穆引接关东归附人士,并品藻才行而任用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19%的人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73%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其次是环境因素,25%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

调查显示,除了探索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摘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2017年03月27)

材料二

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五一”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2017年5月3日《经济日报》记者郑彬)

材料三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北京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随着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旅游业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B. 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材料二所反映的云南旅游业绩下降情况,只是旅游整顿造成的暂时现象。

C. 材料一所列数据所表现的只是旅游者的意愿,不同于材料三的数据所反映是旅游的现实情况,所以不具有真实性,其参考意义不大。

D. 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可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太合理的两项是

A.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B. 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导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报道了旅游市场最新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件,新闻价值更大。

C. 材料一作为调查报告,内容的条理性强,语言平实准确,注意用数据说话,客观真实,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

D. 材料二印证了材料一中部分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这一内容,说明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频发会影响客流量。

E. 材料三不仅写出了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还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比其他两则材料更具有指导意义,最有价值。

3.如果你是一位旅游市场的决策者,读了上述材料,你会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