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余秋雨将他的书集命名为“文化苦旅”,周作人将他的书房取名曰“苦雨斋”“苦茶斋”。...

余秋雨将他的书集命名为文化苦旅,周作人将他的书房取名曰苦雨斋”“苦茶斋。生活中苦味的食品也不少,有黄莲、杏仁、莲心、苦瓜,还有苦咖啡。庄周说,不顺其自然就是苦,有为就是苦,无为才能清静而安乐;释迦牟尼说,生老病死都是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泥土的味道是苦涩的,海水的味道是苦咸的,树林中清新的空气也有着一丝苦津津的味道……高中学习生活是苦役的代名词,苦题目、苦分数、苦个好大学,一切都是苦。

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个字。不得抄袭。

 

苦难也美丽 人生是多角度的,不同的人生也有些不同的美丽。从每个人的眼里,所发现的美丽也有所不同。因为世界没有唯一性! 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但我却认为苦难也美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生活中的种种事例,在我们眼里也许是一种“祸从天降”,而回忆那些成功人士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我们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信念:其实苦难也不算什么!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都是经过逆境奋进成功的。回想起一些有作为的人,我们也许会想到简·奥斯汀。简·奥斯汀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神职人员,母亲虽出生名门,但在简出生时巳是没落。简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年幼的简生活在一个贫困但却是幸福的家庭内。她跟其它女孩子一样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爱好读书,有读不完的书是她最大的满足。从爱读到动手写著作,她把所有时间乃至青春都用来了写作,。她一生曾遭遇三个男人的爱情,但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可以说她几乎没有真正遇到她的至爱。在那个女人以婚姻来作为交易的生活环境中,她以一个乡间女子少有的敏锐洞穿了一个社会。在她四十二岁的生命中分别写出了《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等震惊世界文坛的著作。 再如一代“音乐巨将”贝多芬,可以说他的人生命运是凄惨的!因为贝多芬辉煌的创作并不能掩饰贝多芬多难的一生。上帝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因为一个痴迷与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人,却失去了他敏锐的听力。这尤如一个折翅的小鸟,无法再高飞;黑暗中的航海者,失去了航标。而贝多芬没有臣服于命运的安排,没有抱怨、没有等待,选择做一个与命运斗争的一代伟人。 和同龄人相比,我们一定比安徒生爷爷笔下的买火柴的小女孩幸福得多……和这些相比,我们还有理由对苦难说不吗? 人生不经历苦难不会精彩,因为人生是由无数个苦难、挫折于失败交织而成的。我们应该感谢苦难,一位它培养了人的斗志,所以我说苦难也是一种美丽,一种以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展现的美丽! 让我们以正常的方式去迎接苦难,把苦难作为前进的动力,体验它真正的美力所在吧!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应审材料,确定立意。这则材料处处出现“苦”字,从文化中的“苦”文、“苦”斋到生活中的“苦”食品,从自然界中“苦”的味道到高中生活中“苦”的状态目的,材料的中心比较明确。同时在材料中庄子和释迦牟尼又对苦做出了阐释,“不顺其自然就是苦,有为就是苦,无为才能清静而安乐”“生老病死都是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既是味觉上的“苦”味,也是生活中的苦难、挫折,也是思想精神上的感悟。考生既可以围绕“苦与乐”“苦难”“风雨之后有彩虹”等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中秋节。(5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公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民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是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首先,儒家所宣扬的究竟是不是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              

这一点,从西汉大儒扬雄指斥庶人田侯田,处侯宅,食侯食,服侯服的社会为法无限的混乱世界,更能得到说明

因为人格的平等不仅立基于道德的平等,而且立基于权利的平等,特别是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平等

其实,儒家虽然承认所有的人在追求道德上是平等的,但却否认人格的平等

秋风先生引述的《礼记·曲礼》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一语,实际上并不能证明儒家坚持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

恰恰相反,……而况……”云云,正表明儒家坚持负贩的平民百姓虽然也有一定的尊严,但并没有富贵者拥有的全部尊严

而儒家恰恰坚持人的社会等级性,坚决反对不同等级的人可以有平等的权利

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⑥②①④⑤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⑤①③②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 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

B.与作风问题一样,会风问题也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克服不良会风不可能倚马可待,整改会风没有休止符。

C.梁文道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目前中国大部分文化节目都老态龙钟,使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失去了年轻人这一广大的受众群体。

D.《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通过表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另起炉灶之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25分)

百岁开一话杨绛

(黄薇)

今年的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的101岁生日。

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21岁的杨绛与朋友一起北上,当时大家都考上了燕京大学,准备一起入学。但杨绛临时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当借读生。当年3月初,杨绛去看望老朋友孙令衔,孙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钟书。当时两人只是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但当下都彼此难忘。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杨绛的同乡费孝通暗恋着杨绛,对此自是很失望,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现实。费老直到晚年作文时,还把杨绛称为自己的初恋女友。杨绛直言:费的初恋不是我的初恋。彻底撇清为暗恋一场。钱钟书去世后,费孝通去拜访杨绛,送他下楼时,杨绛一语双关: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1935年7月13日,钱钟书与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府举行了结婚仪式。随后,钱钟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地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锺书痴人痴福。

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说集《人··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钟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有段名言: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常引用,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

钱钟书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下边一角贴了张小字报澄清辩诬。这下群众炸窝了,身为牛鬼蛇神的杨绛,还敢贴小字报申辩!她立刻被揪到千人大会上批斗示众。杨绛在被问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时,她跺着脚,激动地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金刚怒目的一面,让许多人刮目相看。

1969年,他们被下放至干校,安排杨绛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总是笑嘻嘻的。

其实十年文革,钱杨夫妇备受折磨:杨绛最亲的小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而在此期间,钱钟书仍写出了宏大精深的传世之作《管锥编》,杨绛也完成了译著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八卷本《唐吉诃德》。

八年后从干校回来,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很喜欢,曾对它下了十六字考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1958年,47岁的杨绛,利用大会小会间隙,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打算从原文翻译《唐吉诃德》。译稿历经文革的摧残,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最后九死一生,逃过劫难。1978年4月,杨绛翻译的《唐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

写于1980年的《洗澡》,是杨绛迄今为止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洗澡是建国初三反运动中的专有名词,指的是知识分子需要对自己思想肮脏面彻底清洗。这部18万字的小说被施蛰存誉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1994年,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媛也病中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钱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而时隔4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也被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也于2011年面世!

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的确几近隐身,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九十岁寿辰时,她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她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原载《文史参考》,有删节)

(1)下列对全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篇人物传记语言华丽,契合了传主杨绛先生的高贵精神。

B.杨绛先生送别费孝通先生下楼时说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意在暗讽费孝通暗恋杨绛先生是何等执迷不悟。

C.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这里正面表现了杨绛先生的才女贤妻良母的特性。

D.杨绛先生以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奠定了她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E.杨绛先生和谁都不争,和谁都不屑,表现了她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高贵品质。

(2)请简析杨绛先生在文革十年中表现出来的精神。(6分)

(3)钱钟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说的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请问杨绛先生是如何打扫现场的?(6分)

(4)杨绛先生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你是如何看待杨绛先生的不争精神的?(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