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释: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4分)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2分)

 

(1)颔联:微风吹开门(1分),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1分)。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1分)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意对即可)(1分) (2)清冷、幽静。(2分) 孤单寂寞,思念友人(2分) (3)“为拂绿琴埃”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构、思路。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前面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时滴”二句是流水对,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浪漫主义的遐想。绿琴上积满尘埃,是由于寂寞无心绪之故,期望风来,拂去尘埃,重理丝弦,以寄思友之意。诗中傍晚微风是实景,“疑是故人”属遐想;一实一虚,疑似恍惚;一主一辅,交织写来,绘声传神,引人入胜。而于风著力写其“微”,于己极显其“惊”“疑”,于故人则深寄之“悠思”。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全诗构思巧妙,比喻惟肖,描写细致。可以说,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实际上并不在以情动人,而在以巧取胜,以才华令人赏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16分)

童区寄传

柳宗元

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

注:毁齿,小孩换牙,指七、八岁。汉官,汉族官员,边境地区多是派汉人做官。秦武阳,战国时燕人,十三岁杀人,后作为荆轲的副手刺杀秦王,未成被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是越中户口滋          耗:减少

B.贼之,对饮酒            易:轻视

C.童微其睡                伺:伺候

D.虚吏                  白:告诉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父兄鬻卖,觊其利          始怀王遣我,固能宽容

B.疮手勿惮                  有槁暴,不复挺者

C.桂部从事杜周士余言之      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D.愿以闻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区寄所以能够自救,在于利用了敌手麻痹大意、低估自己的智力和胆量的弱点。

B.再被贼人抓获后,区寄危在旦夕,但他用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打动强盗的心,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再次留下了杀贼逃脱的可能。

C.本文中,作者通过一个牧童被劫的故事,揭露了掳掠儿童、贩卖人口的社会现实,并且说明在残害人民这一点上,官匪本是一家。

D.区寄机智勇敢。他伪儿啼哭,就刀就火绝绳,连杀二贼,哭叫报官等等,这些都是一般孩子难以达到的。虽是传记,但是可以看出本文虚构的成分居多。
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7分)

1)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4分)

2)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文后小题。(14分)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诸侯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A.淮阴先,不利,却                      合:

B.驰入齐王,夺其军。                壁:

C.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            害:

D.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               阳:
2.高祖善于谋略,富有心计,他的这一形象特征表现在选文中的哪些事件上,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作答。(3分)
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7分)

1)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3分)

2)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4分)

 

查看答案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    B. 小院地偏人不到

C. 门巷深深过客稀    D. 寒气偏归我一家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秦王                    属:嘱咐

B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普遍

C马者,非利足也            舆:通

D避仇从之,因家沛焉          客:客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