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文后小题。(14分)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文后小题。(14分)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诸侯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A.淮阴先,不利,却                      合:

B.驰入齐王,夺其军。                壁:

C.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            害:

D.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               阳:
2.高祖善于谋略,富有心计,他的这一形象特征表现在选文中的哪些事件上,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作答。(3分)
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7分)

1)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3分)

2)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4分)

 

1. A.合:交锋。 B.壁:营垒。 C.害:嫉妒。 D.阳:水的北面。 2.封赏有功之臣、让鲁地父老死心后投降、故意推却皇位然后顺应人心。 3.(1)汉王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引、示、乃每个语言点1分) (2) 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前四句每句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A.合:交锋。B.壁:营垒。C.害:嫉妒。D.阳:水的北面。这是考核课本中实词的题目,高考文言翻译的大量要点都出自课本中的重点词,对课本中的重点词语一定要加强记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    B. 小院地偏人不到

C. 门巷深深过客稀    D. 寒气偏归我一家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秦王                    属:嘱咐

B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普遍

C马者,非利足也            舆:通

D避仇从之,因家沛焉          客:客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

B沛公方踞,使两女子洗足。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D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