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野 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6分)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5分)

 

1.第一首诗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6分,各三分)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飞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5分,拟人手法各1分,分析各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鉴赏的能力,这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感悟意境基础上,从诗句中,找到能蕴含野步者形象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比较,再作答。第一首关键词:麦垅、新蛙、蝴蝶、醉、野草花。通过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野步者所在的位置,郊野田园;从描写的新蛙蝴蝶来看应该是在春天;心情状态:陶醉。第二首诗歌关键词:寒、倚杖、近、白人头。通过这些关键词可以联想到位置是近郊;从秋寒枫叶看出在深秋、心情状态:凄凉忧愁。可以根据这些来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调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当改京秩,以四亲在堂,冀以父母之恩封大父母,而貤妻封及母,遂致仕,得通直郎,如其志。时年三十一。乡人之贤者彭汝砺序其事,自以为不及。

处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为帝言:人主一日万几,所恃者是心耳。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愿陛下清心省欲,以窒祸乱之原。遂请罢钱塘制造局。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

未几,通判杭州,提举江西常平。洪州失官锡,系治兵吏千计。根曰: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乃罢其

大观中,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贷流民。诏褒谕之。

徙两浙,辞不行,乃具疏付驿递奏。大略谓:今州郡无兼月之储,太仓无终岁之积,军需匮乏,边备缺然。东南水旱、盗贼间作,西、北二国窥伺日久,安得不为之计?因条列茶盐、常平等利病之数,遂言: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以宠元勋盛德,犹虑不,况出于闾阎干泽者哉。虽赵普、韩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其次如田园、邸店,虽不若赐第之多,亦愿日削而月损之。如金帛好赐之类,亦不可不节也。书奏,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寻以花石纲拘占漕舟官买一竹至费五十缗而多入诸臣之家。因力陈其弊益忤权幸乃擿根所书奏牍注切草略为傲慢不恭责监信州酒。既又言根非诋常平之法以摇绍述之政再贬濠州团练副使安置郴州。寻以讨淮贼功得自便。以朝散大夫终于家年六十。(选自《宋史 列传一百一十五》)

注:貤:通。转移转赠       蠲:减免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处十年                    屏:隐居

B.乃罢其                    狱:案件

C.安得不为之计              豫:参与

D.犹不称                    虑:担忧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B.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C.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D.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张根很有才华,刚满二十岁,就考取进士功名。曾布等多名官员上书表扬他的操行和道义,为此,徽宗把他召入皇宫。张根借机向皇帝提出了建议。

B.大观年间,张根被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为淮南转运使,加任直龙图阁。他鉴于当时水灾频发,请求减免租赋,发放洛口米粮、常平青苗米,救济流民。

C.张根调任两浙,辞职不赴任,于是写下奏疏通过驿站上奏朝廷。奏疏中力陈贪官横行和自然灾害环生导致的国库空虚,敌国窥伺、盗贼频起的严重局面。

D.张根的多次上书,触怒了权贵佞臣,他们罗织罪名,先将张根贬为监信州酒。不久又以张根诋毁常平之法等为借口,再次将他贬为濠州团练副使。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

(2)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先生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先生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以此来陶冶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道: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或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2.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提倡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后世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清淡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毛泽东三大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习近平新年贺词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要求: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面的一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

(1)请简要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2

(2)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3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卫生部和红十字会的组织下,我国即将建立器官移植应对系统,增加了器官移植的分配公信力和执法力度。

B.一些欧美发达国家采用强力刺激经济、维持高福利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其国家内部产生各种弊病,也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C.面对美国大片、洋快餐、洋节、洋词和各种洋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流行的现状,社会各界应努力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节日文化的影响力。

D.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