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验 钞 机 加 贝 淇河市副市长梁醒刚到办公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验 钞 机

加 贝

淇河市副市长梁醒刚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保卫科那头传来陌生的声音:“小梁,我知道你很忙,不得已才来找你,不会耽搁你多少时间的。”

梁醒没有猜出叫他“小梁”的人是谁,便问“你是?”“我是赵德法啊!”来人小声说。“赵……你是赵老师?”梁醒终于听出来了,对方是他的初中班主任,也是淇河市下属县的前任财政局长,因贪污受贿被判了8年。

面前的赵德法老师几年不见,头发全白了,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梁醒给他倒了杯水,问有什么事。对方局促不安,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于是,他主动说:“赵老师,有事尽管说,只要不违背原则,学生能办的,尽量安排。”梁醒可怜他的处境,但又怕他真给自己出难题,特意加了句“只要不违背原则”。最后才明白赵德法想让他帮着找事做。

他小心翼翼地红着脸说,“我被判了刑,开除了公职,老婆孩子跟我断绝了关系,亲戚朋友也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现在……”他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梁醒心中一软,但口气强硬:“但是你能干啥呢?”他怯怯地说:“体力活是干不了,能不能把我安排到市政府大门口的保卫科。我不要钱,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见梁醒没说话,他坐不住了:“小梁,难为你了。当财政局长这些年,我阅人无数,坏人的花花肠子一眼能看出来。你是副市长,圈子比我大,需要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替你把关。”

梁醒心动了但不放心:“你只能帮我阅人,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办事,否则咱师生也会翻脸。”他喜形于色:“放心,我一定当好你的‘验钞机’!”

他甄别的人都一一得到了验证。特别是梁醒的大学的铁哥们借故出差来玩,赵德法提醒他此人不可深交。没多久他就求梁醒办事,说有批货被海关查了,让梁醒出面打个招呼,并递了个厚厚的红包。梁醒最终没有答应这个铁哥们的要求。后来海关汇报从此人包中搜出了录音笔和微型拍摄器。梁醒惊出了一身冷汗。

梁醒的妻弟在一个区里当副局长,工作干得好,因竞争局长过来找他。赵德法当即制止道:“工作真干得好就不用找人,找了人反而说不清了;干不好,打了招呼,组织也为难,群众意见也大。”听了建议,梁醒就没再过问。后来,妻弟当了局长,但他的竞争对手举报到省里,说梁醒给区里递了条子。省里一查,不但还了他一个清白,更提高了他的威信。有了赵德法这个“验钞机”,梁醒顺风顺水,被省组织部列为市长人选。

后来梁醒用合法方式让赵德法的恩人的儿子取得中标手续后,赵德法忙碌起来了。有天早晨,梁醒看到赵德法又黑又瘦,叫他去医院看看。赵德法眼圈一红:“没事。谢谢关心。”第二天保卫科说赵德法病重住院。梁醒大惊,直奔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找到了浑身上下插满管子的他。

赵德法眼角滚出了一滴清泪,哆嗦着掏出一个纸包递给梁醒:“这是那小子的工程财务复印件,我仔细查看了,有问题,要马上停工。”喘了一口气,又说“我的病是肝癌晚期,时间不多了。我给家乡抹了黑,不能在死前再对不起政府和良心,更不能对不起你,不想背着‘贪官’这个骂名……唉,还不知族人肯不肯原谅我,让我进入祖坟啊!”

两天后,梁醒站在殡仪馆赵德法的遗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哽咽着说:“赵老师,谢谢你这个无私的验钞机,替我验出了假币,让我避免了犯错。你放心,我一定亲自把你送回老家,说服你本家族人把你葬进祖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多亏了赵德法的提醒,否则梁醒就会因收受他大学的铁哥们儿的红包而被抓住把柄,干出令人痛心的违法乱纪的事情。

B. “梁醒”谐音“良心”,体现了正直官员的良心:他不计嫌疑,为判过刑的老师找生活出路;不徇私情,拒绝帮助问题同学。

C. 文中三次提到“验钞机”,不但点了题,而且前后照应,表明了“验钞机”是保证官员清正廉明、官场风清气正的关键性因素。

D. 小说用语言、动作、心理和外貌等描写方法塑造了政府官员梁醒的立体形象,他为人可亲可敬,工作可圈可点,很有人情味。

2.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验钞机”做题目?请简要分析。

3.小说对梁醒和赵德法的塑造都很成功,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

 

1.B 2.①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能够激发阅读兴趣;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它展开;③用了比喻,赵德法就像检验钞票真假的“验钞机”,他专门检验人的善恶美丑;④暗示了主题,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正直做人、成就事业,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检验鉴别人的真假善恶的法宝。 3.(示例一)我认为梁醒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①小说叙述了梁醒在不违背原则、不避嫌疑的情况下知恩报恩的故事,体现了正直官员的良好形象。②梁醒善于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工作尽心尽职,大公无私。③梁醒的为官之道是官员的楷模,体现了正能量,令人敬佩。 (示例二)我认为赵德法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①小说主要围绕赵德法这个“验钞机”来展开故事情节,梁醒事业成功有他的功劳。②赵德法形象丰满,有立体感,给读者印象更深刻。③赵德法刑满释放后勇于改过,他的临终遗言给现实中的官员一个深刻的警示。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表述绝对化;C项,“三次提到‘验钞机’”没有照应关系;B项,没有外貌描写。 2.试题分析:小说的标题往往具有设置悬念、交代线索、人物、艺术手法、概括情节、暗示主题、提供人物活动背景等作用。这篇小说以“验钞机”为题,却写了一个反省后想做一点事情的“贪官”的故事,可见,具有设置悬念、交代线索、艺术手法、暗示主题的作用。 3.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探究小说的主人公,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梁醒和赵德法谁是主要人物都可以,但要结合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其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书法中的匠气

“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过于死板。

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匠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料、眼前一亮的快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千篇一律。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若一个人经年累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些当代书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这也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的艺术。古时书法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直抒胸臆、休闲娱乐的意趣,他们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可以说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而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书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所积淀的学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的字匠。

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板。”孙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即使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而就的。

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

(摘编自《艺术科技》2016年10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书法时如果只是技艺过于精熟,而缺少变化和灵动之处,致使用笔千篇一律,过于死板,这种表现被称为书法中的“匠气”。

B. 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主要是指一种“匀圆丰满”而又中规中矩、结体板正、缺乏个性的楷体书法,常给人以“千手雷同”之感。

C. 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了买卖的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

D. 行书、草书,虽属于快写体书去,但也仍需要慢临、推敲,就连平时率性而为的著名书法家米芾创作时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人笔下的的书法作品往往有丰富的学养意味,这是因为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他们不以之为谋生工具,书法也未与金钱利益挂钩。

B. 弘一法师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积淀的丰富学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

C. 工匠精神不仅是学习书法避除匠气所必需的一种严谨态度,更是我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

D. 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千篇一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以一部缺乏必须的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为范本进行临写,就可能陷入僵化的工匠式劳动,时间久了就极容易形成匠气。

B. 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制、线条,可见书家个人精神风貌的高下;同样,若书家在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也容易使作品流于俗气。

C. 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

D. 书法临习应该有匠心,即工匠精神。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在强调对书法作品的观察要精准,临习要形神酷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地铁里、饭桌旁、电梯上、马路边, 人们忙着看微博、刷微信、浏览网页,获取信息;无可置疑,现在已经是“阅时代”了。在欧美许多国家,无论在地铁、火车或机舱里,还是在咖啡馆、池塘边或公园的长凳上,都会看到有人自然地捧着书在阅读;许多国家也在积极倡导保持传统的纸质阅读习惯。

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观点明确,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       。夙兴夜寐,       。(《诗经•卫风•氓》)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亦重乎?((《论语•泰伯》)

(3)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4)李白的《蜀道难》用“              ”两句极写古代人民开山辟路的艰辛。

(5)杜甫《登高》中“              ”一联从时间和空间着笔,反映诗人漂泊他乡、年老多病的境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材料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

1.《弟子规》中“首孝弟”是对《论语•学而》中章句的化用,请写出它的原句。

2.结合材料一、二,试从不同角度阐释“仁”的具体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小题。

【中吕谒金门】登岱

(明)薛 岗

① 白云,彩云,拥出山峰峻。萦回曲道上天门,一览长空尽。汉柏风生,秦松雨润。忆登封旧迹存。齐分,鲁分,首五岳东方镇。

【注释】①薛岗(约1535—1595),字歧峰,别号金山野人,山东益都人。

1.试赏析“白云,彩云,拥出山峰峻”中“拥”字的妙处。

2.《登岱》一曲极易使人联想到唐朝杜甫《望岳》一诗。如“萦回曲道上天门,一览长空尽”一句,自然会使人想起杜甫笔下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试比较这两句诗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