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扁 担 横竖 都是一段人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扁 担

横竖

都是一段人生;

生活的支点,

永远

在我们自己肩上。

全面理解这首小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800字。

 

生活肩上扛,命运手中握 天赋予了溪流柔弱的天性,它既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也没有瀑布的恢宏气势,然而它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不管路途多么艰难,也是必要往大海的方向流去,直至飞扬起美丽的浪花。上天给予白云平凡质朴的特点,它既没有彩霞的绚丽,也没蓝天的深邃,然而它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完善自我,让自己的平凡质朴升华为飘逸淡泊,成为人们心中宁静的栖息地。每个人的遭遇也许不尽相同,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沿历史的长河溯流而上,我看到了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文王、仲尼、屈原、左丘……“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圣贤们都有着悲惨的遭遇,可在磨难面前,他们都没有退缩,而是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终让自己人生的方向扭转,最终为人生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如果这些先贤们没有握紧自己生命的强烈意识,而只是随波逐流,与时俯仰,那么他们也许最终只能沉沦在平庸之中,老死在户牖之下,而无人知晓,更无人景仰。正是因为他们主宰了自己人生的沉浮,充当了自己人生之舟的舵手,所以他们的人生才划向了美丽的彼岸。 一个黑人女子,鲁道夫,在她灿烂的光环的背后,也许没有人想到她曾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面对命运的残酷,她没有低头,她每天努力地练习,从不间断,最终摆脱了命运的枷锁。假若她在厄运面前只知道俯首称臣的话,她也许会一辈子都在怨天尤人唉声叹气中郁郁度过,那将是多么可怕啊!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才能征服上天;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才越过重重阻挠,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然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坎坷和不幸,想要握住自己的命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们必须具备坚毅的品格,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永不屈服的决心。 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作者,在他成名前,生活十分贫穷,甚至自己费尽心思写的文稿都全部遗失了,这对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啊!然而,他以坚毅的品格,将困境化为成功的基石;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将挫折化为攀登的阶梯;用不屈的决心将生命的逆境化为了人生的顺境,化为了人生的春暖花开。正因为海明威具备了坚毅的品格,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永不屈服的决心,才使得他能牢牢地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在世界文学史上大写上自己的名字。 人生的遭遇虽然各不相同,但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请相信,我们如果能以坚毅为桨,意志为帆,就必定能在命运的大海上,乘长风,破万里浪,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九万里,从而实现我们人生美好的逍遥游!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以诗歌为材料的作文题,材料是一则富有哲理的咏物小诗。表面是写扁担,实际上说的是人,人生。“扁担”这个意象可以理解为生活给予一个人的挤压,是一种压力,是一种磨难。“横”和“竖”代表两种人生:乐观消极;两种人生范式:悲苦与顺畅。该材料关键句是生活的支点永远在我们自己肩上,其中两个关键词是“生活的支点”“自己肩上”,而“支点”是生活的着力点,当理解为生活的好坏、乐观消极、高调低调、单调充实等状态,不管外界给予个人多大的压力,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多大的苦难,生活的支点都必须建立在自己的肩膀之上。它承载着许多梦想和希望,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人生永远只能靠自己,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生,永远只是虚无消极的。可参考以下立意:1.要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我的人生我作主。2.直面人生挫折困难,勇于面对,敢于承担。3.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不能依赖外人(依靠自己,拒绝依附)。偏题的立意有:其一、宽泛地谈人生。其二、谈生活的支点。其三、谈选择。其六、谈人生的平衡。如“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准确定位”“找准人生的坐标”“找到生活的支点”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的人民调解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来到村南,眼前展现出一条碧绿的南北大川,顺川向南远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川道中间是湍急流淌的河水,河水清澈见底

②川道东西两边山坡沟岔树木茂密,青翠欲滴,郁郁葱葱

③雨后艳阳高照,树木随高低起伏的山脊起伏酷似汹涌的绿涛

④水流冲击顽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⑤川尽头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那就是临城县一千四百多米高的三峰山

⑥河水两边的层层梯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田地里玉米穗昂首吐须,笑迎金秋

A. ①④②③⑤⑥    B. ⑤②③①④⑥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C2014年双十一,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571多亿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D由蒋雯丽主演的电视剧《娘要嫁人》中十一岁的大毛离家出走后,大人们虽然报了警,但他的外婆仍焦急地说:都说人民警察爱人民,怎么连一个小小的人民都还没找着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B. 他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时,侃侃而谈,幽默不断,旁若无人,让观众十分享受。

C.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安之若素。只要你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D. 位于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之蒿

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

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她还特别提示: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5日)

相关链接:

① 疟疾,又称为“打摆子”。在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起初最有效的治疟药物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鸡纳霜”。随后,科学家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但是,疟原虫渐渐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药性,上世纪60年代,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②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了 “金鸡纳霜”,这曾是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最有效的药物,后又找到的奎宁替代物——氯喹药物,一直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B. 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方书就已经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随后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书中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本草纲目》明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C. 本文以记叙为主,按时间顺序,用平实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人类与疟疾斗争的历史,尤其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抗疟作出了巨大贡献。

D. 屠呦呦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寄寓颇深。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后,“野之蒿”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E. 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成功找到了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

2.屠呦呦在研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3.文章多处引用,这些引用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

4.屠呦呦获奖,有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