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       ①       。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   ②  。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升,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事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

 

①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 ②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 【解析】试题分析:①处上文写了东滩的美景,下文写的是东滩5年前的景象,提示此处应填过渡性句子,据此可确定答案应为“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一类的句子;②处上文写到了东滩5年前偷猎、毒杀鸟儿现象很多,下文写的是互花米草的入侵,而且明显可以看出互花米草的入侵带来的破坏性更大,据此可确定此处应填“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之类的内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以句子填空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对山东卷来说,是一个不常见的题型,体现了山东卷向课标卷过渡的思想。一般来说,这类题目所要求填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必须与之照应统一。本题①所填的句子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文今日美景到下文5年前的回忆转折自然流畅;②所填句子主要是引出下文,同时也要承接上文,表达递进的意思,强调互米花草的危害性。总体来看本题考向明确,难度适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高考作文要有读者意识。平时作文,是写作者自赏,  是小范围好友传阅,   ③是通过发表让公众了解,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  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考扬作文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戴着镣铐的舞蹈,考生要有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读者,就是那个未曾谋面的阅卷老师。其读者的特殊性    ⑤决定了写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树立读者意识的必要性。

 

A

无论

抑或

因此

不仅

而且

B

/

所以

不但

C

不管

因为

D

/

因而

不仅

而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消费者习惯买涨不买落,若都等着买便宜的东西,就会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进而滞销,进而影响企业运转与员工收入,这是不良的连锁反应。

B. 丝绸之路,这条起始于2100多年前的商旅通道,作为连接亚欧贸易的桥梁和融汇东西文明的纽带,开拓了千古传诵的壮美篇章。

C. 我国目前已推行的涉农专业学生中职免费,意图让一些愿上中职的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学。

D. 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回忆说,研究青蒿素的时候,用作溶液的是沸点较低的乙醚,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上了中毒性肝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加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初出茅庐的时候,常常被对手的奚落及小动作激怒,但现在他对此已经敬谢不敏,在足球场上从容不迫,一次次将足球送入对方的球门。

②明中叶以后,岭南书家人才辈出,而且颇具革新精神, 能与中原书坛分庭抗礼,其中陈献章用茅草制作“茅龙笔”,创作出笔法遒劲的书法名作。

③如何让作文语言出彩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借花献佛,即巧妙地引用诗词,用诗词“亮化”文章的语言,丰富文章的内容。

④军事手段难以给韩国带来安全,更难以维护半岛局势稳定,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异于火中取栗,得不偿失。

⑤刘秀在位时,西域诸国主动要求“内附”,希望东汉政权出兵西域,否则他们只能被迫投靠匈奴了,但刘秀面对左支右绌开疆拓土的机会不为所动。

⑥许教授把金钱看得很淡,安于清贫,生活极其俭朴,可精神上却十分富有,他专心治学,孜孜矻矻,成为闻名中外的学术大家。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况在《劝学》中提出,要成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错误的人,就应做到“_______” 。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工笔手法,从形、声、色、态等不同角度具体描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富壮词以寄之》中 “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战况的激烈,画面感很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唐公①三首其三,旅思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

注: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苑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适意尔”,当日辞官归乡。

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B. 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

C. 颔联写景,以夸张之手法写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人”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

D. 颈联情景合一,“心共远”表明白己心志高远,意欲九天“步月”却形单影只,可见诗人虽高处不胜寒却依然积极人世。

E. 王安石的诗歌“学杜得其瘦硬”,用字工稳,好发议论,多用典故,擅长于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本诗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

2.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