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教延续古代中国“贵生”的传统,对于肉身存在相当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教延续古代中国“贵生”的传统,对于肉身存在相当重视,要借尸还魂,要肉身成仙,当然对身体格外重视。但是,中古时代佛教影响越来越大,相信“无生”,轻视形骸而重视精神,因此有火葬之风。佛教影响下中古时代这一风气逐渐流行,在中国社会史上是一个大话题。

不过有意思的是,佛教带来的这种不保存整体的尸身的习俗,与古代中国丧葬传统不合,倒与氐羌、吐蕃、突厥等异族风俗相合。到了“中国”意识越来越强的宋代,对中古时期的“胡风夷俗”有相当的警觉。从宋王朝一建立,官方就开始抵制火葬,重新强调土葬。现代认为是“文明”的火葬,在那个时代因为来自异域文化而不合汉族文明,因此,在中央皇权、地方士绅加上理学家的不懈抵制下,两宋时期被渐渐禁绝。

不过,中国历史过程极为曲折,风俗也反复变化。由于宋代之后又有两个非汉族王朝,宋代汉族士大夫重新恢复土葬的传统又被打断,蒙元与满清两朝是少数民族统治,原本并不完全依据汉族传统,因此,宋代之后的蒙元与明代之后的满清,火葬之风又重新流行。我们不妨从朝鲜燕行使臣的眼中来看。康熙三年洪命夏第二次出使中国时曾经说,明朝的丧制虽然与古礼有差异,但还是要土葬其亲人,但清人火葬,穿圹寻甓,真不知道汉人会有什么感觉;康熙五十九年和雍正十年两次出使清朝的李宜显,则批评清朝丧制,“清人皆火葬,汉人则否,而近来颇有火葬者,盖染胡俗而然也”。到嘉庆八年,出使清朝的徐长辅还在抨击中国的“满人多火葬,汉人不尽然火葬,盖入棺后烧之,收其骨纳诸器而瘗之,聚土为小堆,此用浮屠法也”。

按照他们的推测,这当然和大明变成大清,统治者由汉人换了满人有关,朝鲜使者觉得,满人风俗原本与汉人不同,也根本不遵礼法,蛮夷之风已经侵入华夏之域,只有朝鲜礼仪始终坚守朱子以来的正宗规矩。康熙二十六年,朝鲜使臣吴道一就分析说,清人入关以后,汉族人放弃了自己的传统,“局于侏漓之俗,渐染羯夷之习,虽有高世之姿,绝人之才,终于夷狄而止耳”,四年后到达北京的徐文重,就说得更清楚,“(北京)近世以来,虽为帝王之都,与夷狄迭代,人心风俗已成习性,自与中土不同”,直接把风俗之坏归咎到了蛮夷当政,道德沦丧上。

关于清朝满人流行火葬,汉人士绅提倡土葬的优劣,这也难说得很,但值得注意的是,以风俗史和观念史上看,火葬之流行把过去肉与骨、生与死、人与鬼之分的古代传统淡化了,显然,在佛教观念和异族习俗的双重作用下,灵魂或者精神很重要,肉体与骨骼已经不再重要,人的“再生”,已经不像古代中国传统要“借尸还魂”,即依赖骨肉肌肤才能实现,而是“轮回”。因此,尽管大多数汉族士绅依然恪守《朱子家礼》,实行土葬,对遗骸加以保护,但佛教观念与火葬风俗多多少少也把原本中国重视骨肉身体存在的传统观念和土葬风俗有所改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道教延续“贵生”,重视身体;佛教相信“无生”,重视精神。二者观念各异,但对古代中国的丧葬习俗都有一定影响。

B. 受佛教影响,我国中古时代有火葬之风,但到了宋代,这种来自异域文化的火葬因与汉族文明格格不入,受到了皇权、士绅和理学家的抵制。

C. 元朝和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他们在佛教观念和异族习俗的双重作用下,在汉族建立的王朝覆灭后,开始实行火葬。

D. 尽管清朝大多数汉族士绅坚持土葬,保护遗骸,但原本中国重视骨肉身体存在的传统观念和土葬风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改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朝鲜使臣认为,明朝丧制尽管与古礼有区别,但仍然实行土葬;清人强调火葬,会给汉人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

B. 朝鲜使臣对依照佛法将死者入棺后焚烧,然后将骨灰放置在各种器物中进行掩埋,最后聚为土堆的做法不以为然。

C. 朝鲜使臣认为,清朝汉人实行火葬,是受到了蛮夷风俗的影响,只有朝鲜礼仪一直坚守朱子以来的正宗规矩。

D. 朝鲜使臣认为,在满清统治以后,都城北京的人心风俗已经发生变化,不再与汉人统治的时期相同,这是蛮夷当政和道德沦丧的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宋朝是一个“中国”意识越来越强的朝代,一开始就抵制火葬以致使其逐渐禁绝,表现出对汉族文明的坚守。

B. 清朝满人流行火葬,而汉人士绅提倡土葬,二者孰优孰劣,不易说清,但都有民族风俗和文化观念的烙印。

C. 不论是“贵生”还是“无生”,也不论是土葬还是火葬,都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人们对身体、生命、灵魂或精神的重视与探究。

D. 尽管我国古代不断地改朝换代,也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但华夏民族的土葬习俗始终没有断绝。

 

1.C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在佛教观念和异族习俗的双重作用下”和“开始实行火葬”,都是错的。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然后将骨灰放置在各种器物中进行掩埋,最后聚为土堆”错误,应该是“然后将骨灰放置在一个器物中掩埋它,最后堆上泥土成为一个小土堆”。“诸”,之于。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都对“身体”重视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青海某学生以省理科前5名的高考成绩进入北大就读,却因为往北大学习“痛不欲生”,退学转到北京某技师学院。从全国著名高等学府退学到名不见经传的技校,这让不少人觉得不可理解。

    结合文字和漫画的内容和寓意,来谈谈你的见解。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将下列图表转换成一段叙述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字。

2016年双11期间主流移动电商应用使用率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西湖的地形,南、西、北三面均为山所围绕,①____,浙江省就在这个冲击平原之上,所有泥土通通是钱塘江带下来的沉淀积成。大凡河流所带泥沙到了河口一部分就要下来,一则因为河流入海,受了海水的阻力速率减缩。二则②____,盐分能减少和水分子的凝聚力。有了上述两层原因,凡是长江大河,如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以及我国黄河、长江到了入海的地方,均形成了三角洲,照这样看来,杭州附近的冲积平原不过是③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事实上女性就业难,一直是舆论高度关注的话题,①  已经成为一个由来已久的深刻的隐痛。而与之对应的是,  ,这种强烈的诉求,目前政策还鲜有积极的回应。  ③  男女平权已经不成问题,  ④没有人公开歧视女性,  ⑤在现实操作中,女性平等就业、公平评价等方面⑥面临极大的困难,⑦是从入职难度、升职空间  ⑧薪酬的分配、权利的实现等方面,与男性均有一定的差别。

 

A

或者

对于

即使

居然

还是

无论

或者

B

甚至

对于

尽管

并且

居然

还是

尤其

还是

C

并且

对于

尽管

至少

然而

仍然

无论

还是

D

关于

即使

甚至

然而

仍是

尤其

或者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抗日战争》的创作,把抗战置于二次世界大战宏阔的背景上加以审视,史料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B. 左宗棠将与清廷抗争了十年的陕西回族起义的余部万余人,强行安插在偏僻荒芜的泾河源头大山里。

C. 从那一刻起,他就在命运的急流中隐身,然后在历史中昙花一现,像一颗流星消失在天边天际的夜空。

D. 让低收入群体获得基本收入是当务之急,简单地对高收入者加税,并不能达到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