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鲁庄公与齐战于长勺,两军相望,...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鲁庄公与齐战于长勺,两军相望,此为何时!而“听讼用情”对曹刿之问战,何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耶!彼曹刿遽一战许之,意者刿亦迂儒曲士之流欤?观从庄公战,以我之,乘齐之竭;我之整,逐齐之乱。机权韬略,与孙武、吴起并驱争先。使庄公之言,诚迂阔而不切事情,岂足以动刿之听耶?其所以深赏而亟许之者,殆必有说也!

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衔辔束之也;民之所以不敢意者,法制束之也。衔辔败,然后见马之真性;法制弛,然后见民之真情。困之不敢怨,虐之不敢叛,劫于法制耳。大敌在前,抢攘骇惧,平日之所谓法制者,至是皆然解散矣。法制既散,真情乃出……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乱,子羔走郭门,刖者守门,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曰:“吾亲刖子之足,此子报怨之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君治臣也,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夫人在缧绁之中,锱铢之施,视若金石。子羔特一有司耳,徒有哀之意,无哀矜之实,人犹且报之若是,况庄公君临一国,小大狱皆必以情,人之思报,岂子羔比耶!狱,死地也;战,亦死地也。昔居死地尝受其赐,今安得不赴死地以答其赐哉?民既乐为之死,则陷坚却敌,特馀事耳。

吾尝论古人之言兵,与后人之言兵不同。盖有论战者,有论所以战者。军旅形势者,战也;民心者,所以战也!昔晋士蒍尝曰:“礼乐慈爱,战所蓄也。”当时之论兵,每如此。柳宗元论长勺之役,乃谓:“徒以断狱为战之具,吾未之信。历举将臣士卒地形之属。宗元之所言,皆所谓战,而非所以战也。乌足以知之?

(取材于宋代吕祖谦《东莱博议》)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我之             盈:高昂    B. 民之所以不敢意者   肆:恣意

C. 至是皆然解散矣     涣:离散    D. 徒有哀之意         矜: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彼曹刿遽一战许之             我之整

B. 治臣也                     小大狱皆必以情

C. 子报怨之时也               历举将臣士卒地形之属

D. 虐之不敢叛                   当时之论兵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人在缧绁之中,锱铢之施,视若金石。

②徒以断狱为战之具,吾未之信。

4.作者与柳宗元各是从什么角度“言兵”的?请简要概括。

 

1.D 2.A 3.①(当一个)人处在牢狱之中(最无助的时候),极少的恩惠(施舍),(也被)看作金石(般)贵重。(“缧绁”、“锱铢”、“视若金石”被动句式,“金石”名词作状语) ②只把审理案件当作作战的依据,我是不相信这件事的!(“徒”、“断狱”“具”,倒装句) 4.作者从战争的凭借(民心)角度讨论;柳宗元从战争的本身(军队和形势)角度讨论。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徒有哀矜之意”,这句话是对子羔行为的评价,需要结合前面子羔所作的事来看,从前面“刖者”的语言中可以知道,当对“刖者”行刑的时候,子羔的表现是“愀然不乐,见于颜色”,再结合“刖者”对自己对子羔帮助的解释“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可以得知,子羔对“刖者”是怜悯的。故“矜”应解释为“怜悯”。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用。 B项,第一个“之”,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结构助词,放在修饰词和中心词之间,的。C项,“乃……也”表示判断,是;第二个“乃”,副词,于是。D项,第一个“者”,助词,原因;第二个“者”,……的人。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比如本题中,两个“以”后面都是跟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故都为介词;而两个“之”则不然,第一个“之”是放在主谓之间,而第二个“之”是放在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故用法自然不同。第一个“乃”与后面的“也”构成判断句,“乃……也”,第一个“者”和后面的“耳”连在一起,解释原因。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缧绁”,牢狱(可以联系《报任安书》);“锱铢”,言少(可以联系《阿房宫赋》);“视若金石”被动句式,“金石”名词作状语,被看做像金石一样贵重。第二句中,“徒”,只是;“断狱”,审理案件;“具”,依据;“以……为”,把……当作;“吾未之信”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应为“吾未信之”。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与柳宗元各是从什么角度‘言兵’的”,要求“简要概括”,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应先到文中圈出作者和柳宗元“言兵”的文字,然后分别进行概括。文章最后一段说“吾尝论古人之言兵,与后人之言兵不同。盖有论战者,有论所以战者。军旅形势者,战也;民心者,所以战也”“乃历举将臣士卒地形之属。宗元之所言,皆所谓战,而非所以战也。乌足以知之”,从作者对柳宗元的评价中可以知道,柳宗元是从“军旅形势”的角度来谈论,从“乌足以知之”这一句可以知道作者的看法与柳宗元不一样,最后结合上文所写的事例,即可得知作者是从“所以战”的角度来讨论。 参考译文: 鲁庄公和齐国在长勺交战,两军对峙,这是什么时候了!还用“依据实情审理诉讼”来回答曹刿询问战事的问题,多么不合时宜而且不切实际啊!那个曹刿竟然用“(可以)一战”答应了他,难道曹刿也是迂儒曲士这类人吗?看看他跟从庄公作战,用自己高昂的士气,打击齐军已衰竭的士气;用自己的整饬军队,追击齐国混乱的军队。(他的)机智权谋和战略,(可以)与孙武、吴起并驾齐驱一争高下。如果庄公的话,果真是不合时宜而且不切实际,怎么能够说动曹刿呢?曹刿深加赞赏而且马上答应他(可以一战)的原因,恐怕一定有说法! 马之所以不敢放开脚步乱跑,(是因为)马嚼子缰绳限制着它;百姓之所以不敢恣意(妄为),(是因为)有法律和制度束缚约束着他们。马嚼子和缰绳毁坏了,这之后(可以)看到马的真性;法律和制度废除了,这之后(可以)看到百姓的真情。(平时)压迫他(他)不敢怨恨,虐待他(他)不敢背叛的原因,(是他们)受到法律 制度约束罢了。大敌当前,(不免)惊慌失措,平时所说的法律制度,到此都已崩溃瓦解了。法律和制度既然瓦解了,(百姓的)真性情就会显露出来…… 子羔在卫国做官的时候,(依法)砍了一个人的脚。(后来)卫国发生战乱,子羔逃到城门,(正好)被他砍了脚的人(在)守城门,(他对子羔)说:“在这里有一间屋子(可以躲藏)”,子羔进了房间,追的人(找不到就)回去了。子羔说:“我亲自砍了你的脚,这是你报仇的时候,什么缘故让我逃脱?”断脚的人说:“您治我罪(的时候),先后(都是)依法 来(处置)我的,希望我(能)免于法律的(制裁),我知道这事;罪责裁定,当要用刑(的时候),您忧伤不乐,从(您的)脸上(可以)看出来,(这)又是我所知道的,这就是我让您脱身的原因。”(当一个)人处在牢狱之中(最无助的时候),极少的恩惠,(也被)看作金石(般)贵重。子羔只不过是一名官吏,空有同情之意,而没有同情怜悯的实际(行动),人家尚且像这样报答他,何况庄公(是)一国之君,大小案件都一定依据实情(处理),人家想要报答,哪里是子羔可比的呢?监狱,是死亡的地方;战场,也是死亡的地方。以前处于死亡的境地曾经接受他的恩赐,如今怎能不奔赴死地来报答他的恩赐呢?百姓既然乐于为他效命,那么攻陷(敌人)坚强的防御,打退敌人,只不过是小事罢了。 我曾说古人谈论军事,与后人谈论军事不同。大概因为有讨论战争(本身)的,也有讨论战争的凭借的。军队和形势,是战争(本身);民心,是战争的凭借。以前晋国大夫士蒍曾经说:“礼乐之制、慈爱之心,是战争(应该事先)储备的(政治资本)。”当时讨论作战用兵的人,常常是这样的。柳宗元论长勺之战,却说:“只把审理案件当作作战的依据,我是不相信这件事的!”于是列举了将领、士卒以及地形之类的问题。柳宗元所说的,都是所谓战争本身,而不是战争的根本凭借,(他)怎么能够明白这事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下一些剧组选演员,重视颜值而非演技,你要提醒剧组关注这一问题,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A. 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 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 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 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

①仿佛是被草原上的飓风吹刮抛掷到了这里似的

②河水在篱墙下静静地流淌

③这汩汩的水声,就是最初吸引我们注意力的那种奇特声音的来源

④有时一大段树根仰面朝天,怒发冲冠 

⑤发出小动物一样汩汩的声音

⑥河床中央倒卧着几棵粗大的胡杨和干枯了的柳树

⑦树的根须形成自然的栅栏或篱墙

A. ⑤③⑦①⑥②④    B. ⑥④①⑦②⑤③    C. ⑤③①⑦②⑥④    D. ⑥④①⑦⑤②③

 

查看答案

诗歌通常会含蓄地抒情、言志,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

A.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B.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C. 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

D.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佩玉鸣鸾罢歌舞    B. 环珮空归月夜魂

C. 朝如青丝暮成雪    D. 与客携壶上翠微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画原本是由实用而演变过来的艺术,很多人将浓厚的一门艺术变成了杂耍。如今的书坛画坛          ,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仅瞧瞧他们的名片,足以被其头衔吓倒,但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          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浩叹些这个时代的          来了。

A. 鱼目混珠  悲痛  荒芜    B. 鱼龙混杂  悲哀  荒芜

C. 鱼目混珠  悲哀  荒凉    D. 鱼龙混杂  悲痛  荒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