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某自媒体通过其微信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某自媒体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自上午8时起,将一万本书,投放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地铁车厢内,而“捡”到这些书的乘客,可以将之带走进行阅读,并持续传递。

活动发起者称,其宗旨是推动城市里阅读,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这一活动赢得了不少赞许,有人喜欢这种新颖的方式,觉得“读书也可以很好玩”;但也有人认为随意丢书,影响出行,也不见得能捡回阅读习惯;也有人说,“丢书大作战”不过是山寨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在伦敦的“地铁藏书”创意的营销手段。也有人认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丢书大作战”:难以捡回人们丢失的阅读习惯 纵观“丢书大作战”这几日在中国的发酵,已经可以预判,这又将是一场炒作胜过实践的“作秀”。 从11月15日上午开始,一篇叫做《我准备了10000本书,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的地方》的帖子开始在朋友圈刷屏。在“新世相”发起的这个活动中,演员黄晓明、徐静蕾、张天爱、张静初、董子健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航班和顺风车里丢下了贴有活动标志的书籍,并拍下照片,号召更多人参与阅读和分享。 该创意的源头来自英国演员艾玛·沃森(电影《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在伦敦的“地铁藏书”活动.据悉,艾玛·沃森丢在地铁里的《妈妈我妈妈》一书是非裔美国女诗人玛雅·安吉罗的自传,这与其联合国妇女亲善大使的身份颇有不谋而合的意味。 而纵观中国版“丢书大作战”,除了1万本书,和一长串明星、作家、媒体人的参与名单外,再无更多深意.无论是郑重地丢下一本《三体》,还是搞笑式地丢下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些书本身并不会引起人的阅读兴趣。更直白地说,它们只是符号,折射出人们内心对阅读的向往,以及无暇阅读的苍白感与无力感。 忘记从何时起,许多人开始不读书了。更确切地说,是不读纸质书。经济便捷的电子书横空出世,取代了油墨飘香的纸质书,实体书店日渐式微,靠打折促销才能勉强支撑。而今在地铁上丢书,无非是为了创造一种新鲜感,让平日里摆放在书架上的书走进移动公交、地铁,让原本坐在图书馆里阅读的人跳脱出来,在行走中进行阅读。 新世相说,他们的目的在于让人们对地铁和书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关注,起码这是个开头.笔者以为,这或许也是结束。 得出该结论并非悲观,而来自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洞见。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是世界的发展规律,就像历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替代手工业,电力替代蒸汽机一样。新媒体替代旧媒体,新思想超越旧思想,也是不可避免的轮回。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重要且不可或缺。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以读书为乐,当真难能可贵,有其必要。然而,若一昧模仿国外,忽视国情,怕有东施效颦之嫌疑。当人们在地铁中捡到一本书,上面甚至还有明星签名时,他们感到一瞬间的新奇、满足,而后将失去兴趣。北上广清晨的地铁依然拥挤,人们仍然无法静下心来去真正阅读一本书。 也许,这样的尝试只是为了提醒人们,在忙碌中不要忘记读书.但落到实处,若真的爱书,又何必丢书呢。 【解析】本题为时评类作文,考查学生对将书投放到地铁这一做法的认识。写作时围绕“丢书”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来谈,谈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即可。“丢书大作战”的创意,是复制的英国演员艾玛·沃森(电影《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在伦敦的“地铁藏书”活动。赫敏在伦敦地铁藏了100本书,国内“丢书大作战”升级成了1万本,还有一长串明星、作家、媒体人参与。本来是发扬光大了,却有人吐槽,就只会山寨别人的创意。其实,山寨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它的另一种褒义说法就是共享。丢书,就是分享阅读。更何况,组织者事先已经知会对方,并且得到了支持。事实上,类似活动国内早已有人在广州地铁和重庆轻轨上尝试过,只不过未能取得“赫敏藏书”那样的明星效果而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学习国学《易经》知识点的结构图,请把这个结构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提更远的传说,只凭史籍记载,周代的宫廷教育科目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书”是识字,当然属于语文;“数”的教科书《九章算术》一直与“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同科,是用语文的方式编写的;“礼乐”要训练,但观念、规范写在经书上,也要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其实也是高级语文。当时的宫廷教育分文武两科,;但是,“射御”在“礼乐”的覆盖下,也是要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所以,。西周至今3000余年,不可谓不早。中国古代社会制度都是帝制,虽然固化,但上古、中古到近古,内在的变化也很复杂。社会变,语文不能不变;但是,这样一门古老的课程,自然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中国体式,保留着太多的传统,也形成了太多的习惯。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司马迁采用纪传体的方式让血重新流回历史的血管,历史恢复了心跳。  ①  为什么后来那些同样采用纪传体的历代正史却不能有这样栩栩如生的效果呢?这就要提到《太史公书》中另一独特东西:细节。  ②  个体复活,历史  ③  会复活;  ④  只有细节生动,个体才会复活。 ⑤  ,司马迁那么关注细节,他云游天下,就是要在史料之外搜罗活生生的细节,寻找生命的原始形态,他  ⑥  不惜动用自己的想象来弥补细节的不足,恢复生命的血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但 只要 就  而 然而 因而

B. 但 只有 才  而 所以 甚至

C. /  只有 才  但 然而 因而

D. /  只要 就  但 所以 甚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新兴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特别是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场关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手段的革命。

B. 如果能够回收天然气锅炉房烟囱排放的水气,我们不仅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而且还可以利用热循环原理提高整修锅炉房的效率。

C. 武侠小说到底是一种经过夸张的精神,是对超凡脱俗的硬派人格的高度褒扬,也可作为带有超现实倾向的半神文化。

D. 在20世纪上半期“革命与战争”的语境下,聚焦这一时期中小学历史、社会教科书,你会发现书中有关民族问题的叙述是如此意趣盎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的都是事关天下苍生的大事,他们不会求田问舍,不会蝇营狗苟,他们是胸怀天下而又洞穿未来的大丈夫。

②如果校园足球能够突破现有瓶颈,推进体育真正融入、回归到教育体系之中,无需拔苗助长,足球苗子自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③《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④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⑤中国电影人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冯小刚、张国立等人欲创办电影职业学校来提升电影创作队伍的水准。

⑥世界把他忘了,他也好像忘了世界,从37岁至50岁,他只是和他的学生们厮守,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