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全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虽然入行不久,但有极好的...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全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虽然入行不久,但有极好的新闻敏感,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捕风捉影,写出反映现实生活本质的报道。

②技术的革新与道德的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在推动技术革新的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让两者并驾齐驱,愈行愈远。

③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是让学生远离危险,珍爱生命,这无可厚非,各学校不应以任何理由拒绝。

④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是一件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引发了美国社会关于禁枪的又一轮争论。

⑤过去十年,我大部分的课都是做面子工程的,不是为了被旁听,而是为了教师专业的尊严,因为我积累的教材已经丰富,所以能左右逢源

⑥网络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胫而走,这既损害公民权益,也损害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①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②并驾齐驱: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起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使用正确。③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用“无可非议”。④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语句中,是既成事实,故使用错误。此处可用“骇人听闻”。⑤ 左右逢源:执赏识广博,应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有时也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使用正确。⑥不胫而走:比喻消息等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使用正确。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本题中①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④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语句中,是既成事实,故使用错误。此处可用“骇人听闻”。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成语题目,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书法,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着人们不甘无功而返的句子是: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送别朋友时,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眼中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

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注】元好问:金末元初著名诗人,金亡后拒绝仕元。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拥被不眠主要是因为夜晚天气寒凉。

B衣冠今日是何年 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此句意蕴丰富,与《桃花源记》中“问今世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相似的意蕴。

C“枯槐聚蚁” 使用了典故,指的是南柯梦中的槐安国蚁民。在此用以比喻弱国微名。

D然后问“诗似杜甫”,其诗歌风格沉郁苍凉。全是批判意识与悲怆情怀相融合,使诗作增加了历史深度。

2. 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逊,博州高唐人。数岁丧父,养于叔父职方员外郎干,后随母归魏仁浦家,驸马都尉咸信,其异父弟也。太宗在晋邸,召隶帐下。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并海商人遂浮舶贩易外国物,甗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至朝贡,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逊请于京置榷易署,稍增其价,听商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缗,以济经费。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雍熙二年,录其劳,迁领妫州刺史。三年,与安忠并命为东上阁门使。数月,会许仲宣罢判度支,即以逊为度支使。端拱初,迁盐铁使。二年,授宣徽北院使、签署枢密院事。未几,兼枢密副使、知院事。与同列寇准不协,每奏事,颇相矛盾。

一日,逊等晚归私第,准与温仲舒并辔,有狂民迎马首拜呼万岁。街使王宾旧与逊同事晋邸,逊又尝举宾,雅相厚善,因奏民迎准拜呼万岁。准自辩:「实与仲舒同行,盖逊令宾独奏斥臣。」辞意俱厉,因互发其私。太宗恶之,下诏切责,逊左降右领军卫将军,准亦罢职。会判右金吾街仗蔡玉冒奏富人子为州大校,黜官,命逊代掌其事。

西蜀李顺为乱,诏发兵水陆进讨,以荆渚居其要害,命逊为右骁卫大将军、知江陵府,赐钱二百万,白金三千两。逊既至,会峡诸漕卒数千人聚江陵,有告其谋变以应蜀寇,府中议欲尽诛之。逊止捕首恶杨承进等二十一人斩于市,余党亲加尉抚,飞奏以闻。太宗嘉之,诏以其卒分配州郡。数月,逊卒,年五十六,时至道元年也。桂州观察使,归葬京师。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其訏谋献替无闻焉。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

B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

C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

D太平兴国初补/左班殿直/从征太原/还/迁文思副使/再迁香药库使/岭南平后/交止岁入贡/通关市/

2.下列与文中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驸马都尉:汉武帝时始置,掌副车之马。设置之初即为帝婿称号,也简称驸马,汉代称恶妇。

B左驿:官吏被贬降级。如白居易有诗云:“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C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D赠:这是封建社会的封赠现象,封建王朝推恩大官重臣,把官爵授给本人或先人,对于死者城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训幼时丧父,后随母得遇。他只几岁就丧父,先有叔父抚养,后,随在家的母亲到了魏仁溥家,成了魏仁浦的儿子驸马都尉魏咸信的弟弟。

B张迅有经济头脑,开放理财。他从诸国入贡和关市行情中看到商机,互通关市可补充国家经费,每年获得50万钱的收益。

C张迅官运亨通,但与同列不合而被降职。在太宗登位后,他一路春风得意官至枢密副使,应与寇准闹矛盾,被降为右领军卫将军。

D张训治乱,力排众议。在讨伐西蜀李顺叛乱时,遇数千漕兵聚集江陵闹市,府中意欲尽诛之,而他只捕首恶二十一人斩于市,余党亲加抚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逊请于京置榷易署,稍增其价,听商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

(2)会判右金吾街仗蔡玉冒奏富人子为州大校,黜官,命逊代掌其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宝玉挨打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酿惯,纵容。〕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看料理,备办。②〕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一面说话,一面又记挂宝玉,忙进来看时,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

贾政也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两人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说了事情原委,因又拉上薛蟠,宝钗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不防头不留神,不经意。〕,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不理论不注意,不在意。〕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袭人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回头对袭人说道:“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一面去了。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挨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选编自《红楼梦》第三十三、三十四回)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介绍,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宝玉挨打引起了大家的关切,众人态度不一。小说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展现了这场风波中的众生相。

B小说中王夫人赶来后看到儿子遭痛打,心疼不已,大哭起来。贾政看到此景,最后也“向椅上做了泪如雨下”。这一场冲突终因王夫人对儿子的袒护归于平息。

C薛宝钗对被打的伤痕累累的贾宝玉感到“心疼”,话语中非常直接地流露出她对宝玉的强烈感情。

D林黛玉的探访,话语简短却意味深长。宝玉的回答,表现了两人的推心相与。他们能相互理解,真心交流,是志同道合的知音。

E宝玉挨打是一个急风暴雨的场面,假证不审不查,火气上来就走,没有了程序,连作者在此也微信聊,但整个过程又写得很有层次,很有区分,使挨打的种种都真实立体。

2.选文情节激烈紧张,作者是如何层层着色,写贾政痛打宝玉的?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3.宝原来打这一事件表面是父亲教训儿子的一件小事,实质却体现了父子两尖锐的冲突。请联系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父子两的冲突表现在哪里?并结合原著,谈谈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千秋家国梦,百年翰墨韵

耿蕾

蒋思豫先生在百岁时写下诗句以为纪念:“少年贫笈弃家乡,煮鹤焚琴六月霜。唾面自干腰不折,尘颜含笑看洛桑”。他还写有“士气峥嵘焉可侮,骨头如鼓作铜声”等联句。其诗其辞,也是老人百年人生,风骨铮铮的生动写照。

1914年的春天,中国大地风起云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星火渐呈燎原之势。宜兴和桥,秀美的江南古镇。蒋思豫,就出生在这里。

蒋姓是宜兴的大姓,蒋思豫的祖辈显赫不凡。他的外祖父徐致靖,是赫赫有名的戊戌“维新元老”,官至二品礼部右侍郎,著名的“二王”书法家。他的远房堂舅便是徐悲鸿。蒋思豫的父亲也是饱读诗书、精于书法。蒋思豫从小便酷爱书法,读小学时临摹柳公权的书法习作便已名列学校第一。 

故园与家族给予的人文影响,让蒋思豫拥有了不凡的眼界和气度,赋予他一颗处变不惊的心。 

6岁那年,父亲病逝,家道中落,小学未毕业的蒋思豫只能辍学跟随大姐去常州生活。

转眼十余年过去,当年的稚童已长成清俊青年。18岁时,蒋思豫独自一人去上海谋生。他当过小报校对,学过铸字技术。1933年,蒋思豫迎来了他人生的最为重要的转折点——进入复旦大学求学。当时的年轻人都有着一腔爱国之心。1937年抗战爆发后,受过良好教育的蒋思豫加入了救国行列,先后在武汉、太原等抗战前线工作,还曾与周恩来、连战的父亲连震东在一个大院共事。 

抗战期间,蒋思豫还身兼《中国青年》编辑,并在《益世报》等担任记者和特约撰稿人,亲身经历了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有一次,他与同事一起赴抗日前线采访,正遇日军进攻,一片枪林弹雨,同事只因稍微抬高了头,立刻被削去半个脑袋。还有一次在重庆工作时,遇到日军飞机空袭,因为来不及躲避,两位同事被炸身亡,他们倒下的地方与蒋思豫只相距数米。“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那时候,蒋思豫的心中便存有一个和平与宁静的梦,哪怕完成这个梦要耗费一生,他也在所不惜、追求不止。

当年在复旦学习期间,他非常景仰于右任先生的道德文章和书法成就,将于右任编著的《标准草书》随身带了近十年,临习不断,立志端正书品,传承右公书法心得。

思豫的品行、书艺得到于右任的认可,经于右任外甥周伯敏的推荐,他有幸成为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1947年7月的一天,在南京于右任长子于望德府邸中,33岁的蒋思豫恭恭敬敬地向这位著名的“当代草圣”,磕头行拜师礼。于先生忙拉他起身说:“行个鞠躬礼就行啦!”就这样,蒋思豫得到右公的悉心指导,并渐渐形成了朴茂厚实、简洁凝练、运转持重又大气磅礴的草书风格。

1976年,蒋思豫回到夫人的故乡——宁波镇海,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在这近40年的时光里,蒋思豫将对书法的热爱发挥得淋漓尽致,与书法为伴的宁静岁月,让老人感到无比幸福。他经常对子女们说:“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巨大精神财富,延绵数千年的中国书法决不能在吾辈手上中断。”

蒋思豫一生研习“于体”,其草书直追于公笔韵。他还写下洋洋万言的《论于右任标准草书》一至三论,为“于体”书法传承作出了理论贡献。他的篆隶各体,也均有不俗功力:篆书质朴凝练、格调高古;隶书结字工稳、平实古雅。胸襟的开阔与心气的平和,在老人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蒋老气度儒雅,言笑洒脱,又喜以诗言志,创作了不少反映晚年心声的诗歌:“六十年来多祸患,苦中有乐却亦难。九秩望颐老未死,晚向夕阳看落山”。念及故乡宜兴,他曾写下诗:“一别故乡八十年,家园早碎址难辨。近邻亲友去何处?只有屺山屹巍然。”

蒋思豫在艺术上认真计较,但为人处世上却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在镇海区的一个老小区巷子里,一间二室一厅六十平方米的旧楼房,就是蒋思豫与夫人徐敏蕾的住所。家什是旧样子,墙面有些泛黄,门板十分轻薄,有一些房间仅用旧棉布当门帘。但眼前这两位老人的风采却让这间简陋狭小的屋子增添了活力与温馨。

蒋思豫的人生在沧桑百年中历经坎坷,始终陪伴老先生的是他最钟爱的笔墨。唯有这件最珍贵的东西,没有在千般风雨中丢失。可以说,书法是蒋思豫一生的主调。

【相关链接】

①在蒋老住宅的门楣上,刻有“窭隐”二字。“窭”是贫穷之意。蒋思豫笑呵呵地说:“我是一个被历史遗弃,或说是被淘汰了的‘闲云野鹤’,一生无所作为的糟老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至尊至贱的世事体验,蒋思豫对人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旷达洒脱。他说:“不开心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何不笑看烟霞,落得一身轻松呢。”

(王宣民《蒋思豫:百岁翰墨写春秋》)

百岁,是一个无上的命令。这年龄包含着生命对于时间的尊严,包含着历史对于个体的温情,包含着专业对于社会的颜面,包含着大地对于生灵的褒奖。一位书法家能享百年之寿,而笔墨未停,又可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健康个体。蒋思豫先生正是一个书法艺术的持久实践者。

(余秋雨《蒋思豫百岁书法集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蒋思豫读大学期间,就非常景仰于右任先生,练习他的书法,并于此时经由于右任外甥周伯敏的推荐,成为先生的入室弟子。

B蒋思豫在艺术上认真计较,使得书法成就颇高,尤其是篆书,质朴凝练,格调高古,隶书结子工稳,平实古雅,最为出色。

C传记再现了蒋思豫先生百年的沧桑历程,他虽历经风雨,但始终没有丢弃钟爱的笔墨,是一个书法艺术的持久实践者。

D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明快流畅,并大量引用蒋思豫先生的诗歌,增加了文学色彩,使语言在质朴之余更添典雅。

2. 文章结尾说“书法是蒋思豫医生的主调”,这一说法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

3.蒋思豫先生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