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一些人把“寡”解为土地财产少当是误读,所谓“寡”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孔子的“贫”是指土地和财产少。孔子的“均”应有两【解析】
一是“平均”,如《荀子·君道》“以礼分施,均编而不偏”;二是“公平”,相当于《管子·形势》所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这段话经常被当作儒家宣传平均主义的经典表达加以批判。有的学者指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这番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加以解释。要知道,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季康子掌权者之流通过对外战争攻伐等不义手段掠夺土地和人口而讲的,不是泛泛而论。他分别把“均”、“和”、“安”和“贫”、“寡”、“倾”当作两种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平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其实不然,他不过是强调通过采用“均”、“和”、“安”的手段和途径达到解决“贫”、“寡”、“倾”的问题。总之,是利用“均”、“和”、“安”的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目的。“均”作为分配形式同“贫”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均无贫”是说“均无极贫”,绝对平均会致贫,但相对平均却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其实,从另外意义上说,孔子又何尝不“患贫”、“患寡”呢,他对足食、足兵、民信的肯定,对庶、富、教的赞许,就是最好的说明。“贫”确实是“不安”的重要原因,但历史表明“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就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均贫富,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在文化分子特别是儒家的心目中,它不过是相对的平均思想,是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之意。”(封祖盛、林英南:《开放与封闭》)一定的贫富差距在私有等级社会是必要和必然,只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当季康子试图借改革税赋制度以聚敛更多财富时,孔子说:“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 先进》)孔子讲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聚积增加他的财富;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 你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

(节编自涂可国《也谈儒家的财富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代,贫富差距己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这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忧虑,为消除社会隐患,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张。

B.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寡”,不能简单解释为土地财产少,而是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指人口少。

C.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在宣传平均主义。

D.反对孔子“均”富思想的人,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因为他们是在脱离了特定的历史语境的条件下加以阐释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强调的“均”、“和”、“安”,都是手段和途径,他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些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

B.孔子提出的“均无贫”,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相对的平均,这样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

C.贫富差距在等级社会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孔子主张的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则更有利于这种社会的稳定。

D.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冉求还替他不断搜刮、聚积财富,这让孔子无法忍受,他认为,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提出的“有国有家者”应“患不均”,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这一点学者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B.“贫”是“不安”的首要原因,孔子理解这一点,他也因此“患贫”、“患寡”,对足食、足兵、民信给予肯定,对庶、富、教进行赞许。

C.“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二者虽无必然联系,但“贫”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

D.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张,是为了维护等级社会的稳定、和谐,本质是在强调等级分配与诸侯、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相一致。

 

1.A 2.D 3.C 【解析】 1.1】 试题分析:“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没有依据。原文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孔子忧虑的“这一现象”是贫富差距。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在解答阅读试题之前,细致地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尽可能沿着文章作者的思维的轨迹走一遍,以求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这是解答阅读试题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阅读社科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等。逐段细读,寻找关键词语及中心句,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标示段意,这一步的作用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的脉络。 2.2】 试题分析:“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错,原文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3.3】 试题分析: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即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明显、集中;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结合原文可知,C项,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一天早晨,一位75岁的老人突然发病栽倒在交叉路口。附近医院的一位医生正好经过,他向周围人喊了一句:“我是路过救人的,请你们帮忙为我作证啊!”随后立即对老人进行了急救,并将老人送到医院,为老人垫付了1000元押金。 事后这位医生说,当时他发现老人摔倒后,立刻上前救助,一名路过的人却喊住他,说老人摔得这么重,要小心救他后被他讹,所以自己才说了请人作证的话。他为自己的这句话感到惭愧:“作为一名医生,遇到这种情况怎么能犹豫呢!即便没人作证,也应该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备选作文

1不久前,一个被评论近万条的微博这样写道:“最近一直到处飞,发现了一个现象。观察同样是30到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则看报纸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阅读上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2大学本科学历,有爱心、责任心、做事责任;月薪3000元,不必坐班。一家企业开出这样的条件,招聘的竟是专职“遛狗员”。有大学生认为,四年高等教育不是为了遛狗,企业这样招聘,是对人才的不尊重,也会造成教育的浪费。也有大学生认为,这也许是企业的另类考验,现在求职难,企业也不会随便开出这么好的待遇,肯定有其他的机会。企业负责人表示,招聘属实,但尚无人应聘,招“遛狗员”实为经理助理储备人选。 你对此事有什么样的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阅读上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3美国商界传奇人物、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曾应邀给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讲课,介绍了他“找到人才而且留住他们”的管理方法,认为一个CEO的任务就是一只手抓种子,另一只手拿着水和化肥,让你的公司发展,让你身边的人不断地发展 和创新。要有激情,要重视员工培训,鼓励、赞赏、祝贺员工的创意,以此换来公司更多的创意,贏得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听完课后,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差距有那么大呢?”杰克•韦尔奇回答那是因为你们是知道,而我是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语言要生动,并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注: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

 

(1)画面内容:

(2)标题: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最多字数不超过15字。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 ,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为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 ,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发展家庭农场,___________。很多家庭农场由于面积太大,人力、管理跟不上,导致土地产出率下降。因此,各地必须综合考虑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地资源禀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规模,切不可贪大求全、盲目扩张。

A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因为实践证明,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 越大越好

B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但实践也证明,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 越大越好

C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但实践也证明,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 产生效益

D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因为实践证明,适度规模经营是 “底线”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这一方面将会改变现有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 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和职责。

B在物理学上,引力波是一种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里预言的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如同石头丢进 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

C《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依法扶危济困全新“善时代”的到来,将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D“阿尔法围棋”在李世乭走出那步极具创造力的一招之后连续下了两步臭棋,那是连业余围棋手都 不会下出来的败招,无论你用多么发散的思维思考都不能不认为那两步棋有任何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