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 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

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

《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仅2012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预计到2020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04年触顶,自2007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然才用。2001—2009年间,美国18—34岁年龄段年收入7万美元以上的阶层,公交使用增长了100%。当然,网络的流行,也使许多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在英国,六分之一的零售是在网上进行,美国也达到了二十分之一。有研究表明,美国18—34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年轻人越来越把汽车当成日常工具,而不是什么“美国梦”的象征,不是非追不可的时髦。

另一个潮流,则是城市化。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中刚富起来的中高产阶层是汽车的主要消费者。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最依赖汽车,城市则更靠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据估计,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77%上升到2050年的86%。这意味着,将把接近10%的发达国家人口从对汽车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1世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20世纪不同。汽车在20世纪的城市化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战后的美国,其城市的发展围绕着汽车来演绎,城市化变成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市区空洞化,成为贫困、高犯罪率和破败的学区,形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为汽车服务的高速公路,则成为基础设施的骨干,使白领阶层得以在郊区的“睡城”和都市的办公室之间每日远距离通勤,最终导致公路不堪重负,严重拥堵。这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面临这些挑战,欧洲城市首先开始了去汽车化的进程。哥本哈根等城市,大力扩张自行车道,强化公交体系,同时减少停车位,增加停车费。伦敦等城市以不同的形式征收拥堵费。美国也在讨论类似的计划。这次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清晰地显示了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

有观察家指出,有钱人开始返回城市。他们对开车感到厌烦,希望在工作地点附近居住。如果这样的潮流看涨,那么城里的高房价就可能把穷人挤走,而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1.关于“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种说法的依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发达国家,汽车消费是最大开支之一,但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可能下降。

B.开车的老年人的人数比例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主体却并不是老年人。

C.在发达国家,最依赖汽车的是农村,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正在增加,将会让发达国家的人口越来越从对汽车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D.公共交通的发达和网络的流行使得新一代只是在较少的时间里才偶尔用一用汽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汽车曾经在城市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汽车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这在美国体现得尤其典型。

B.现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主体不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这两种国家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刚好出现相反的趋势。

C.自由、财富、美国梦,这些意义曾经集中体现在对汽车的痴迷上,而对于现在的美国年轻人来说,汽车已经越来越只是日常工具。

D2012年,全世界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发达国家,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使得公路严重拥堵,反而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B.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会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房价上涨,这就可能会把穷人从城市里挤走,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会成为可能了。

C.强化城市公交体系,采取限制汽车使用的种种措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去汽车化的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D21世纪,汽车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再扮演核心的角色,有钱人正在开始返回城市,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就是很好的证明。

 

1.A 2.D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种说法的依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在发达国家,汽车消费是最大开支之一,但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可能下降”有误,选项对应的文字在原文第三段“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因此“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的说法和原文不符。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A就是对文章第三段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选项“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的说法和原文不符。 2.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D项“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表述不对,原文第三段说的是“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是对文章第三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理解为“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这是偷换概念。 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A “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表述不对,原文的第七段中,因为战后的美国实行郊区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才进而造成市区空洞化,形成难以根治的“城市病”。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因果倒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____①____。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____②____。笨拙的人____③____,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____④____,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____⑤____,其实却是最快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查看答案

下面填入空白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唐代谱写了中国历史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                              。与此相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和因素。

唐帝国获得了政治、财政、军事上的强盛

②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③在从中原到塞北普遍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

④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

⑤最终,经由中唐走向消失

⑥南北朝那种农奴式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

A.①③④②⑥⑤

B.④③①②⑥⑤

C.①③④⑤②⑥

D.④③①⑤②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舆论情况),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将网上舆情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将充分使用网络、及时发现和应对舆情作为衡量工作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B.温家宝听取深圳市工作汇报后强调,深圳的发展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不仅经济特区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

C.北京四中为了增进与台湾中学有关传统文化的交流,教工话剧团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郑伯克段于鄢》,10月2日下午在台北市上演。大陆老师到台湾演话剧这还是第一次

D.眼高手低,不了解中国的现状,却硬用西方的标准套中国的现状,以至于不能融入中国主流社会,最终变成“海待”,这是素有“留学教父”之称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于“海归”劣势的评价

 

查看答案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B.我校举办的物理、生物、化学三个竞赛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级、省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等奖项

C.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D.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安排了工作吗?这些新来的同志。”局长亲切地对我说。

B.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方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C.她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她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头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D.从山前一直攀登到海拔1860米的绝顶,饱览了“人字瀑”“百丈泉”“石笋峰”“百步云梯”“天都峰”……等奇观美景,可谓平生一大快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