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走向地坛 陈启文 ①每次到北京,我都要去地坛看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走向地坛

陈启文

①每次到北京,我都要去地坛看看,不去心里会十分难受。但去了,又更加难受,会有一种像受难的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感觉,把你长久地钉在那里,挪不开步子

②地坛,一座废弃的古园,一座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的古园,她的存在仿佛只为衬托一种生命。当“活到了最狂妄的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时,史铁生无疑是极悲观的,绝望的,“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想了好几,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人间的节日”,史铁生想通了,把生死看透了。这样的“透”,是对死的重新发现与超越。冥冥上苍注定要让他走一条与常人不一样的路,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无论忍受怎样难以忍受的病痛的折磨,他都将以一生的坚忍走下去,去迎接人生的最后一个节日。

③史铁生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都是寂静的。他的寂静,是一个受难者受洗礼之后的状态,静得有容,静得博大精深,满盛着他生命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在史铁生的作品里,很难看到机智的技巧,很难看到智力因素。如果说他的文章有什么非凡之处,那是因为他忍受的苦难比世间任何人都多。爱与受难,使他的每一个文字,都只向心灵逼近。

④几乎听不到他的控诉,连讲起自己的病也会浅浅地浮现出一丝笑意。但只要往那把轮椅上一坐,他就有了立场。或许,他是这个世界上最该恨的人,但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深含着爱。爱是他的立场,他的出发点,他的终极关怀。在《我那遥远的清平湾》里,那个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他最该恨的地方,“天都是黄的,太阳白蒙蒙的。窗洞的窗纸被风沙打得‘唰啦啦’响。”就是在这样一个鬼地方,他落下了高位瘫痪的病根,但他并不追问自己遭受的苦难的根源。他记下了,当他一个人躺在床上时,“那天,队长端来了一碗白馍”。爱,就这么简单,根本就不需要文人往道德、精神的境界上拔。爱就是“队长端来了一碗白馍”!这碗“白馍”已经被多少作家放弃了,史铁生依然久久地捧着。

⑤史铁生不是文学教父,而是文学圣徒。读他的作品,我能感觉到一个受难者正用他滚烫的热血,静静地注入更多受难者的心灵,不是施舍不是恩赐,不是使自己获得安宁的仁慈念头,而是对每一个生命的珍惜与敬重。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内心里美的感受,美不是别的,美是自由的象征,也是爱与受难的象征。

⑥多少次,我都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想去看看史铁生,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地坛。地坛现在早已不是一个荒芜冷漠的古园,它已得到了细致彻底的修复,剥蚀了的古殿檐头重新漆过了,坍圯了的一段段墙垣又砌起来了,苍松古柏犹在,野草杂树已被悉心剪除,那汉白玉筑的二层祭坛,少了阴暗发绿的青苔,更加耀眼瞩目,每一个角落都被早春白白的阳光照亮了。但这里已经找不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了,只充满了世俗喧嚣的快乐,每北京最大的庙会都在这里举行。

⑦史铁生没有来,听说他病得很重了。他已经没有力气摇动一辆轮椅走过来,他可能也从没想过要登上这个祭坛看一看,他的位置永远是一个偏远的角落,在那里“呆呆地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那个角落就是他的祭坛。那晚,我也一直站到了浮起月光的时刻,我一直看着他,他坐在轮椅上,那个一切都闪着银辉的夜晚,亮如白昼的月光照亮了他的侧影,轮椅和人都显出清晰的影子,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遥远。我突然发现他是站着的,傲岸而挺拔,他使所有灵魂瘫痪的人都懂得了站立的价值,让整个世界都能感觉到他的存在。

⑧我的脑子里猛然蹦出来一个想法:史铁生可能是中国作家中最健康的一位。史铁生在《想念地坛》中说,“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

⑨是的,只要你愿意呆在一个角落里,守护住内心里的一片宁静,也会找到自己的地坛。

1.第①段中“会有一种像受难的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感觉,把你长久地钉在那里,挪不开步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在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史铁生是站着的,请结合全文概括原因。

3.文章最后说道“只要你愿意呆在一个角落里,守护住内心里的一片宁静,也会找到自己的地坛。”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②自然段中大量引用了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内容,一方面展现了史铁生的极度悲观和绝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虽身患残疾却积极乐观的形象。

B.史铁生遭受了巨大的磨难,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最有资格恨这个世界的人,但他却用“爱”来回馈社会,这是史铁生能赢得世人崇敬的重要原因。

C.文章第⑦段中,描述了月光下史铁生的形象,借助想象补充和丰富了史铁生在地坛思索的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D.现在的地坛早已不是一个荒芜的古园,而是得到了彻底地修复,每年北京最大的庙会都在这里举行,对此无论是史铁生还是本文作者都十分不满,所以史铁生说:“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

E.文章以《走向地坛》为题,却并没有花过多的笔墨刻画地坛,而是着重在写史铁生,突出了史铁生灵魂的独立和高贵,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1.①史铁生像耶稣受难却解救了世人一样,虽自己是受难却安慰着更多的受难者。②地坛在作者心目中是史铁生的象征,作者一到地坛挪不开步子,抒发了作者对史铁生的无比崇敬的感情。③这句话统摄全文,奠定了一种崇敬的感情基调,为文末得到启发埋下伏笔。 2.①史铁生能够在极度悲观和绝望中看透生死,超越生死,坚忍地走完一生。②在史铁生的作品中几乎听不到他的控诉,他写下的每一个字虽寂静却都深含爱。③虽然史铁生自己是一个受难者却用作品安慰着更多的受难者,对每一个生命珍惜敬重。 3.示例:①所谓“自己的地坛”就是一个能让人“脱胎换骨”的地方,是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看透生死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有可能达到。 ②现实中太多的纷扰,太多的诱惑,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追逐的时代洪流中。为了追逐想要的东西,突破道德底线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愀然不乐者更是普遍。我们要像史铁生一样地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更好地思考人生,才能真正追寻到生命意义之所在。 4.B.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①段中‘会有一种像受难的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感觉,把你长久地钉在那里,挪不开步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散文中句段的作用。首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即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这是内容上的作用,然后再从结构上看这句话与上下文的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分析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或表达效果和在文句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去分析。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1.作用分析题是指题干带有“作用”或“好(妙)处”等词语,命题指向于分析综合的一种常见题型。2.这种题型具体的命题指向有二:一是某处句子(位置或在开头或在结尾)的作用;二是文中所用材料,如详写的内容、引用的材料或其他穿插性材料。3.这种题型考查角度分单向和多向两种。单向考查为只考内容或结构或表达技巧。多向考查为同时考查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用,或结构表达和表达技巧两方面作用。单向考查题干中直接出现“结构(内容)作用”,双向考查题干只笼统地问“有什么作用”或“对文章的表达作用”。思维模式:(1)、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可笼统回答“承上启下”。(4)、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在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史铁生是站着的,请结合全文概括原因”,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作者说史铁生是站着的”原因,主要应是精神上的“站着”。然后研读文段,圈划出有关的文字,第二节“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无论忍受怎样难以忍受的病痛的折磨,他都将以一生的坚忍走下去,去迎接人生的最后一个节日”第四节“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深含着爱。爱是他的立场,他的出发点,他的终极关怀”第五节“读他的作品,我能感觉到一个受难者正用他滚烫的热血,静静地注入更多受难者的心灵,不是施舍不是恩赐,不是使自己获得安宁的仁慈念头,而是对每一个生命的珍惜与敬重”。最后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在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史铁生是站着的,请结合全文概括原因”,“站着”不是身体上的站立,而是精神上的不屈;这句话中给出了筛选的方向,即考生应到文中找到史铁生精神上的不屈服、不憎恨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概括。依据题干所说,到文中圈划出相关的信息,最后依据分值分条作答。 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文章最后说道‘只要你愿意呆在一个角落里,守护住内心里的一片宁静,也会找到自己的地坛。’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首先分析题干,把握关键词“呆在一个角落”“守护”“内心”“宁静”“自己的地坛”。“自己的地坛”就是远离世俗,宁静的境界。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保持内心的宁静。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这是一个重要考点。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一般可采用关键词解读法、手法解读法、情感解读法和主旨解读法等方法来作答。比如本题,“文章最后说道‘只要你愿意呆在一个角落里,守护住内心里的一片宁静,也会找到自己的地坛。’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先确定题干中引文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4.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这是综合题,既考查文意,又考查技巧,同时还会涉及语言和主旨。B.原文表述为“或许,他是这个世界上最该恨的人”而非肯定;D“对此无论是史铁生还是本文作者都十分不满”文中无根据。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要搞清这些内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标题”,理清“思路”,抓“关键语句”,理解“主旨”。“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始,必须加以关注。(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2.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线索”常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3.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作者写文章的思路。(三)局部把握,抓住关键。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这些语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必须重视这些语句的作用。把握住这些语句,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脉络。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另外,我们更不能忽略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方面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心非木石岂无憾?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3)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4)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题。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桥北。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父咸秩,陕西大都督府司马。穆幼能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昭素谓曰:“子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曰:“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

周显德初,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待御史选为洋州通判。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移隘州通判,有司调郡租渝河南,穆以西州军食,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令尚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为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己。”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饱事,面赐金紫。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祖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送草原朝辞笏记,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待上御崇政殿亲试等士,上悯其颜瘕瘁,即日复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滑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穆自责授员外郎,复中书舍人,入翰林,参知政事,以至于卒,有及周岁。上闻其死,器谓近臣曰:“穆国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赠工部尚书。

(节选《宋史•列传二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幼能文,有至行    属:连缀,写作

B.煜以疾              辞:推辞,拒绝

C.宜熟思之,无自后悔  贻:赠送

D.拜左谏议大夫        擢:提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得皆精理                  不知须臾之学也

B.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        十五城为秦王寿

C.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大王不取也

D.穆国良臣                   句读不知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穆“至行”的一组是

①行路得遗物,以访主归之

②李生异日为廊庙器

③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

④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馆事,面赐金紫

⑤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

⑥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穆跟随王昭素尽心尽力地学习《易》及《庄》、《老》,王昭素认为李穆学到了上述古籍的精理,将来必成大器。

B.李穆被免职后,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能同兄弟一起学习,感到淡泊舒畅。

C.太祖认为李穆生性仁惠善良,人品学识好。李穆作为使者出使江南,言行得体,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D.李穆和母亲去世后,他回家为母亲守丧,服丧已满后官复原职,但李穆又上奏章请求为母亲再守丧三年,皇上没有应允。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

(2)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

(3)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伎。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查看答案

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庄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散文擅长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D.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新”在用白话文写诗,比较适合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