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

现代文阅读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元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1.C 2.D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C偷换概念。“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与“白文”“朱文”阐述的都是“印章文字”,而不是“中国篆刻艺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D张冠李戴。本句阐释的是“胸内有法”的“法”,不是“心中有字”。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B范围缩小。原文为“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广东佛山南海狮山莲塘村的200亩玫瑰花田,被称作“天然影棚”,每日都有不少市民前往游览;紧挨着这片花田的三茂铁路,被誉为“开往玫瑰花海的列车”,常被用来作为摄影背景。然而4月9日,这片花海旁发生了一宗令人惋惜的事故:一名少女在轨道上自拍时,没留意到后方正高速驶来的列车,最终躲避不及,命丧车轮之下。

据《参考消息》报道,世界各地有越来越多观光客为了在朋友圈里赢得更多“赞”,不惜以破坏古蹟、违背风俗、违反法律甚至可能断送生命的方式自拍,景点所在地的政府已开始反击并考虑严惩。

要求:选准角度,自拟题目,立意明确,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图是O2O(即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表信息,对O2O运行模式进行描述。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啃指甲这种“小毛病”,常常有人会无意识地去犯。很多分析人士都认为说话摸鼻子是撒谎,             。但现在有研究表明,啃指甲并不一定是因为压力而带来的“小习惯”。其实,②               。因为他们太追求完美了,③             ,所以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完成一件事,或是某个工作事项及相关任务。当无法完成心中所想达到的目标时,他们就会比普通人更容易产生挫败感,缺少耐心,也就更感无聊。而此时他们的身体就会做出一些强迫的重复性动作,而啃指甲则是最常见的行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竹篱柴门的前面,常闻犬吠鸡鸣的声音,令人想起陶渊明的诗句来。       从我们所住的寺院的楼上望下去,就有这样一幅山居图。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尤其是在日落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③山脚下笼罩着一层苍茫的烟幕④一种松枝燃烧的香味

⑤缭绕在茅舍的烟突上        ⑥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A.①⑤④⑥②③

B①⑤③②④⑥

C②③①⑤④⑥

D②①⑤③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让快递公司承担起寄件人身份核实,不仅可能遇到客户不愿配合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涉及身份信息的登记,大量个人信息也存在泄露与滥用的隐患。

B.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于11月2日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向所有的技术研发人员和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C.北大教授钱理群离开学术界、入住养老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由的写作,他在养老社区的写作是一种超越功利、无所顾忌、独立畅快的精神表达。

D.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中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人大力支持也有人质疑,女权活动家吕频即认为该政策缺乏社会福利保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