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教材中的许多文学意象,常常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从下列意象中选择一个作为对...

教材中的许多文学意象,常常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从下列意象中选择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话描绘你所想象的情景。要求:①体现意象特征;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60字。

悠长雨巷  萧萧易水    依依杨柳     流觞曲水 

 

蒙蒙的春雨轻轻地亲吻着大地,迷茫的春烟温柔地拥抱着小镇,悠长悠长的小巷任由青石板安静地向两头弯曲地延伸。 【解析】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请从下列意象中选择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话描绘你所想象的情景” ,即从“悠长雨巷”“萧萧易水”“依依杨柳”“流觞曲水”中任选一个;明确要求,如“体现意象特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60字”。然后作答时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在选取描述对象“雨巷”时,要体现出景点意象的特征或文化意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元宵节的形象标志图,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且这“献诗”之 “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①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②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④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⑤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⑥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      

A.③①②⑤⑥④    B.③②⑤④⑥①    C.③①②⑤④⑥    D.③①②④⑥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份关于手机使用人群的抽样调查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出于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毕业生们决定从事哪一份工作往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

C“心塞”之所以能成为流行词,是因为该词与生活密切相关,符合人们在压力较大的环境下表达某种感情。

D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年事渐长,慢慢懂得了一点道理,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是各有特色。梅,剪雪裁冰,      ;兰,空谷幽香,         ;竹,筛风弄月,      ;菊,不趋炎热,       。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世之态。

①孤芳自赏    ②凌霜自得    ③潇洒一生    ④一身傲骨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想念一位老头儿

——忆王世襄先生

王庚

2003年我收到友人借给我的一本书,是李辉先生写的王世襄的个人传记,书中所写的种种着实令我惊讶。我爱玩,但比起书中的主人公来说,我的玩儿简直是不入流!经邵燕祥先生介绍,我在那年的八月到芳草地西巷拜访王世襄先生。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特意换了一身整洁的衣裳。进入房间的一刹那,我和俪松居主人的服装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穿的是一件跨栏儿大背心儿。之后六年的时间里,我和他是在一起吃饭也好、聊天也罢,我生活的时代似乎变了,待人接物的角度变了,知道的东西多了,总而言之,和我一起玩儿盆景的朋友说我“玩儿得比以前高多了”!

我们最早谈论的话题是花卉,他知道我喜欢盆景,又最爱梅花。社会上热议国花的时候,他问我到底是选牡丹还是梅花,我说我都选,他摇摇头,说应该选梅花,因为梅花有傲骨,梅花不低头。后来,“梅花院士”陈俊愉先生去拜访他,来之前王老就打电话给我,叫我一起过去聊聊。两位八九十岁的老头儿聊些过去的经历,作为晚辈哪里插得上话,我成了旁听者,不过听得挺带劲儿。他们聊够了,陈先生转头问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到这时我才明白王老叫我一起聊聊的用意。他讲日本的野梅盆栽把树干削得光光的,名曰舍利干,实在残忍,远不及林和靖的意境。日本说他们是盆景的发源地,这怎么可能呢?唐代章怀太子墓中就有捧花侍女的壁画,再说从意境上来讲,日本的盆栽怎么能比呢?我要给咱们的盆景讨个公道!

他爱吃,爱到令人可笑的地步。我单位食堂的小蛋糕做得不错,有一次我买了一袋到他家,寒暄之后说让他尝几个,老人脸儿薄,开始没要,我也就没再坚持。不想我临走之前,他和我说话时不住的看那个蛋糕袋儿,终于忍不住说:“要不您留一个我尝尝!”说着就拿起了他的筷子,这就是人们说的有林林总总头衔的那位国宝,他可爱极了!时隔不久,王老拿着一罐上好的宁波望海茶给我,我推辞不要。他这次堵着我了:“那您不还给我尝蛋糕了吗?这您得拿着。”说完像小孩儿一样的笑了。后来,我一口气买了两袋小蛋糕送给他,老人狡猾地说我这是还镚子,几番推让下来,由他儿子给我100块钱,作为这次和以后买蛋糕的费用。之后几年,王家府上时不时地便有小蛋糕,因为他爱吃这口儿!还有一件事令我时常想起:南河沿街边有个西餐馆“起士林”,王老数次提出去那里吃饭,由于门口有较高的一段台阶,他年纪大了,上台阶困难,所以一直没有成行。后来他自己琢磨了一个办法,就是别人上去吃饭,他一人留在车里,把菜叫下来,坐在车里大吃一顿。我听着忍俊不禁。一位九十多岁的老饕!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是真名士自风流”。

2003年是王老大悲大喜的一年,那一年老伴袁荃猷先生病逝、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颁给王老、俪松居长物拍卖圆满。我知道对于王老来说,喜不能抵悲。在他家公寓楼下的花园中有几株金银花,因为离自己的楼门口远,他就请我帮他移一株到自家的楼门口,结果因为我总是有事,他等不及,请保安代劳了。我不知道金银花对于这位老人的意义,但从那一年起,只要是金银花盛开的季节,袁先生像前的那个唐代的小花瓶中总会有几枝金银花安静地在那里盛放,让人时不时地能闻到一股幽香。  

他94岁时,我发现老头儿真是老了,他自己也总是念叨:“老态老态”。穿衣时我帮他一下,他就急说几句不敢当。我想起交往的六年中,除了聊得兴起,他对我称为你以外,几乎每每都以您来称呼,他的客气令我惶恐不安,他大我65岁啊,学问大得惊人,一位大家。我呢?因为爱玩而与他走到一起的一个“小孩儿”,他何须如此啊!这一点,用北京人的话来讲,实在是让人念想儿!我有一次去看他,因为老人鼻凹处油脂较多,我就拿棉签蘸水给他擦一擦,他嘿嘿一乐,说:“我这儿勾脸儿呢。”这是他最后一次把我逗笑了的话,自那儿以后的老头儿就再也让我笑不出来了。

一切美都从深度中走来,这就是我认识的把一切喜爱的事物都挖到最深处的那个美极了的老头儿,我想他!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病累君病,我愈君不起。知君不我怨,我痛无时已。(王世襄《告荃猷》诗其一)

②王世襄是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著有《北京鸽哨》《明代家具珍赏》《锦灰堆》等数十种著作。晚年的王世襄却自嘲:“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而养鸽飞放,更是不受节令限制的常年癖好。”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和王世襄先生的相识是由于李辉先生写的王世襄的个人传记,因为作者也爱玩,故而经邵燕祥先生介绍去拜访。

B.王世襄先生认为日本的野梅盆栽远不及林和靖的意境,还说日本认为他们是盆景的发源地,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意境上日本盆栽不行。

C.王世襄先生在和年轻人的交往中,待人非常客气,作为一位学问大家对“小孩儿”是不需如此的,这“实在是让人念想儿”。

D.王世襄先生想吃西餐馆“起士林的美食,因为上台阶困难,他宁愿一人留在车里,把菜叫下来在车里吃,说明王老爱吃,却不愿麻烦别人。

E.王世襄先生兴趣广泛,放鸽子、斗蛐蛐、玩葫芦,飞鹰走狗无一不精,玩的东西多属于民俗,但大俗的东西到了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他玩物成家,研物立志。

2.王世襄先生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作者怀念的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王世襄先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王世襄是著名文物专家,而本文作者却很少谈及这方面的内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