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的图画《好鸟枝头亦朋友》。请简要描述画面内容,并掲示其寓意。(4...

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的图画《好鸟枝头亦朋友》。请简要描述画面内容,并掲示其寓意。(4分)

描述画面内容(2分):

掲示画面寓意(2分):

满分5 manfen5.com

 

 

①画面内容:芳草碧绿,拥条轻抚,一只小鸟在枝头轻快地鸣叫。树下石桌上放着一只茶壶,两个茶杯。一男子闲坐在树旁石凳之上,仰望小鸟,仿佛与之对语。(2分.景物描写1分,人物神情描写1分)②画面寓意:表现了人物从容安祥、悠然自得的心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请之美。(2分.人物心境1分,人与自然的关系1分) 【解析】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题。题干要求“简要描述画面内容,并掲示其寓意”。要抓住画面的所有要素,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可适当的展开联想和想象。分析寓意时,可根据画面的意境来分析。由漫画中的自然景物可知,画面意境优美清新,画面中人物的心情自然也是愉悦的;由“茶壶”、人物的闲坐可得出画面人物的悠然自得,从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活处处有哲理,请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辑严密,体现你的哲思。每处不超过20字(4分)

远与近:看油画,近看糢糊一片,远看层次分明,所以,有的事场离得太近便无法认清。

抓与放:抓住一件东西不放,就只能拥有这件东西,所以,     

前进与后退:方向错了,前进一步等于后退一步,而后退一步,亦等于前进一步。

幸福与不幸: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他不认为自己不幸,而        

 

查看答案

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为开头,把下面的一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4分)

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影响的“读书”是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是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在《阿房宫》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3)韩愈在《师说》中揭示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娇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宣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身拒绝做官,隐居棉山被烧死。

1)请简要分析“佳节淸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4分)

2)第三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 

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称得人。 

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 

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拒之。 

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八》,有删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少暇                    佚:放荡

B.大臣有为刘生           谢:道歉

C.虽以此二者忤物       速:招致

D.集拒之                    固:坚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不治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三胜

B.如近代五经学究固陋也    师道不传也久已

C相与摘集文辞         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D才俊为马祖常所喜       挟飞仙遨游
3.对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

B.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

C.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D.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集天资聪颖,记忆超群,三岁时他随家人避短岭外,母亲杨氏口授文章给他,他很快就能记诵,返回长沙后得到刻本,终于得以遍读经书,通晓大义。 

B.虞集重视师道,捍卫礼义,他在任儒学教授时,自觉充实知识;任国子助教时,诲人不倦;刘生在祭祀上有失礼行为,他坚持主张将其开除。

C.虞集鸿才博识,深受重用。因赵世延归家,虞集专领修撰《经世大典》之事,完成该书;皇上认为虞集经手之事无所不宜,当时的大典册立之文都出自其手。

D.虞集评人论文,坚持原则。他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重视经义,即使因此触怒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署名。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3分)

2)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3分)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