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那么冷,这么暖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

以“那么冷,这么暖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习作例文】 那么冷,这么暖 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冷冰如雪,因为我的内心温暖如春。 ——题记 艾青曾深情的吟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眼泪原是深情的流露,张望众生,看世间多少明眸冷眼似雪,究其内心,不过是其内心温暖如春的宣言。 泰戈尔在得到诺贝尔奖后,头眼不抬,冷淡一句:“知道了,我还要给孩子们读诗呢!”让我肃然动容,却又如沐春风,心生温暖。这位文学泰斗一生纯朴至真,以温暖细腻的心灵察人知事,感悟人世,却又冷眼看鲜花掌声,为的不过是保护内心的柔软和温暖而已。如季羡林断辞大师名号,钱钟书冷拒半生名誉,如此冷静而决绝,却在无形中泄露了天性中那份超然物外却对追求无限狂热的温暖。有时,冷不但是暖的最清醒的维护,更是对暖最有力的宣言! 再看千年前那场孤独的宣战,庄子冷眼对高官厚禄,把一腔热忱倾倒在清澈的濮水中,他对俗世不屑一顾,他冷冷地看世风日下,利欲至上,人情淡漠,道德沦丧,却把一腔热诚倾注笔端,或对当权冷嘲热讽,或对腐朽礼教鼓盆而歌!鲍鹏山说他是:心肠极冷,故白眼看世;心肠极热,故忧劳一生。越是冷眼以对或许便越能释放对世界大众的无限热爱!看如今他已后继有人。乔夫斯基在世间大张旗鼓地炮轰美国,方舟子冷然断送多少虚假之梦……他们都一样,用冷冷的言行尽情地挥洒吐露着内心对国家和人民炽热的爱。在这冷和暖的交织交融中,我仿佛看到阳光从黑暗中升起,春天从大地上徐徐复苏。 再看如今如火如荼的“微博打拐”,多少素不相识的人通过无形的网络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竭尽所能,全心齐力,对丑恶的拐卖行动扬起了利刃!每一个人都成了英雄的斗士,面对丑恶心如冰雪,目炽欲燃,绝不手软!冷冷的斗争中是暖暖的关怀,更有火热的使命和责任!冷暖如斯,有民如此,中华复兴,计日可待矣! 冷是暖的维护,维护心的纯真,冷是暖的宣告,宣告生命的赤诚,冷是暖的彰显,彰显普世的大爱!冷暖交织交融,看世间绚丽如春!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写作时应弄清“那么冷”和“这么暖”两者的关系。下面立意参考。(1)“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一个人有钱有权时,前呼后拥,八面威风;而一个人失势时,门前冷落,清冷寂寞。(2)朋友相处的时冷时暖。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有时关系密切,不分你我,置法律、原则于不顾;也有时矛盾丛生,相互猜忌,甚至水火不容。这两种现象都不正常,应注意把握分寸,恰当处理,莫让感情战胜理智,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3)社会冷,内心暖。社会大环境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性,你可能觉得对自己很不公平。对生活的热情不能泯灭。(4)外表与内心的冷暖。有人外表冷峻,使敌人畏惧,贪官胆寒,而内心热情,乐于助人,让人民高兴。也有人(像王熙凤),表面一团火,内心一把刀,这样的人一直受到人的鄙视。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温暖的村庄             安庆

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村庄里的事。

春节在家时,有一天儿子对你说,爷爷的手工面真好吃。儿子去老人的锅里给你盛了一碗。你怔怔地捧着,自己就是吃父亲的手工面长大的啊,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喜欢上父亲的手工面了,想起自己在城里馋时去吃街上的手工面,父亲的手工面才是最最好吃的啊。你的泪掉在了碗里。

走在流浪途中的人最频繁想起的一个词,就是“村庄”。那个在某棵树下埋着自己胞衣的地方是永远忘不了的。那里才是你最终的灵魂,才是你灵魂的栖息之地。是又一次远行,背起行囊就要回家的时候你忽然地想起村庄,忽然想起“温暖的村庄”这几个字,你对村庄的温暖有了一种疼痛的体味。当脚步踏在村口的时候你的心悸动起来,那是一种远行,带着一种漂泊,一种苦寻的远行。你在村口闭上了眼睛,真的,一刹那,你竟然不敢大睁着眼睛去看自己的村庄。但你还是睁开了,你实在想看看想念中的村庄,永远系着你灵魂的村庄。树叶在你离开时才刚刚成片,才刚绽出一年的旺盛,现在竟然也开始落了。时光真是无情,时光真像一把锋利的钳子,再坚硬的钢丝也能铰断。妻子和两个孩子站在胡同口,你看见他们了,他们手拉着手看你慢慢地走近。妻子牵着他们的手不让他们跑,你然看见孩子们长高了。时光也真是有意思,女儿的辫子撵上妈妈的长了,儿子在用一双孤疑、期盼又调皮的眼神看着你。

村庄是很大的,要真正走遍村庄也是不容易的,村庄好是让你永远都不会走遍的,你长到八十岁,回头一望,你真的会有没有走过的地方,没有去过的人家。其实这就是村庄的阔大,村庄给你的念想。村庄是太大了,多少年多少代她生长了多少树多少庄稼,衍生了多少人,养过多少鸟多少牲畜,建起了多少房子,多少人走成了多少路,你怎么会把村庄走遍呢?其实,村庄是很小的,抬一抬腿就到头了,村庄就是巴掌大的一个地方。只是那巴掌一握就会把好多游子,把好多时光,把好多的梦,把多少年庄稼的长势握在手里。

你现在又离开村庄了,你又天天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有一天你又站在阳台上,你遥望着村庄,你忽然又想起“温暖的村庄”了,你想起了一棵孤独的坟树,坟树下的母亲,坟树上留恋着悠然盘旋的鸽子,坟树,其实是你最大最痛的怀念。你想起一生都守在村庄的父亲,你想应该让父亲来这个城市走一走。站在窗口忽然想,让父亲来看看城市的成长,城市的模样,让父亲也站在楼上望一望他住了一生的村庄吧。

你的心已经跑回村庄。

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

(选自《散文百家》2007年第07期,有删节)

1.总观全文,“村庄”具有哪些特性?(4分)

2.第③段说到离开村庄的人对村庄的温暖有一种“疼痛的体味”,这种“疼痛的体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3.末段“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4.文章的标题是“温暖的村庄”,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

 

查看答案

课内现代文阅读(5分)

15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到岁时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

1.“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语出     _国诗人雪莱的《     _》诗。

2.文段中划线句子说江南的冬天“不但感到岁时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的依据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蟹六跪而二螯            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__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赤壁赋》)

             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

⑤______      __ __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月松间照,              _。(王维《山居秋暝》)

⑦学而时习之,             __?(《论语》)

⑧独学而无友,              _。(《学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北阙:指帝宫。青阳:指春天。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  ,孟浩然与    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2 分)

2.结合全诗,赏析“松月夜窗虚”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3.分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 分)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词内容和写法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夜别友人》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从室内写到室外,从相对无言、离情缠绵写到悠悠离情、难舍难分。根据时间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

B《春江花月夜》从月生写到月落,把客观的实境与诗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朦胧。从美学风格上来说,诗歌虽然抒发了游子思妇的离愁,但是这种悲伤却让人觉得轻快,它是一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因此,这首诗凄婉却不颓废。

C.《山居秋暝》是一曲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虚实相生地描绘出了竹林间的热闹画面,浣女们嬉笑的场面和渔夫捕鱼的情形如在眼前。

D.《燕歌行》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深刻含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