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感悟小说魅力(25分) 仰望忠诚 【美】保罗·詹尼斯 城市的过街天桥上有一个乞丐...

感悟小说魅力(25分)

仰望忠诚

【美】保罗·詹尼斯

城市的过街天桥上有一个乞丐,脚边放一个残破的铝盆儿。偶尔会有人把一两个硬币或零钞丢在他脚边的小盆儿里。乞丐的住处是城郊一个废弃的菜园。菜园被一圈稀疏的篱笆围着,里面有一个残破的窝棚,菜园里还有一眼枯井,井边有一棵老树。

一个下雪的黄昏,乞丐正准备收工,这时跑来一条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狗。小狗在乞丐脚边的小盆里仔仔细细地舔着,乞丐昨晚用它盛过食物。乞丐把小狗带回“家”,从此相依为命。小狗很聪明,叼起小盆打转。路人认为这是一条会表演的小狗,于是纷纷把钱放到小盆里。

“富裕”起来的乞丐开始用多余的钱去投注彩票,他居然中了大奖。

乞丐买下他栖身的那座菜园,并起一座豪华的房子,不过他保留了后院那个残破的窝棚以及枯井、老树和四周的篱笆。

乞丐先生开始出入一些高级社交场合,他喜欢服务小姐迷人的微笑,更喜欢自己掏出大把金钱时人们惊愕、羡慕的眼神。惟一让乞丐先生感到尴尬的是自己这条小狗,别人的可都是一些血统纯正、身份高贵的狗。直到有一天,顽皮的小狗在聚会上扯破了一条贵妇犬的耳朵。狗主人大发雷霆,乞丐先生膨胀起来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回到家,他径直把小狗拎到了后院的枯井边,用一根长绳把小狗送到井下。

从此,乞丐身边少了那条寒酸的小狗,他可以潇洒地去参加那些高级派对。好在他总算没有忘记每天往井里投几块肉,小狗的叫声让他知道他曾经的朋友仍然活着。

小狗在井底转呀转呀,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它一直仰着脑袋向上张望。可是除了每天落下来的一些食物,谁也没有来过。小狗在井底一直往上凝望……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一天,酩酊大醉的乞丐向人们透露了他的身世,他遭到了人们的嘲笑与冷落。乞丐终于认识到,这个世界上只有那条曾经相依为命的小狗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而自己却把它丢到了井底。

乞丐迅速地跑到井边,放下吊桶。小狗并没有怪罪自己的主人,它一直热情地舔着乞丐的脸。

因为井下待的时间过长,小狗的脖子已经无法伸直,只能仰着头在地上打转。乞丐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每天给它最好的食物。小狗快乐地摇着尾巴,但它的头只能朝后仰着,眼睛望着天空。

乞丐每天领着小狗游走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他把钱施舍到其他乞丐手中。在其他乞丐感激涕零的时候,他感到了满足。于是,他通知乞丐们每天到他家里来领钱。消息传开,领钱的队伍越来越大。领到钱的人用天下最美的话来赞美他,乞丐为此兴奋不已。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乞丐沉醉在自己的壮举之中,每天奔忙于银行与家之间。

直到有一天,银行通知他钱已经用光了,没钱可发了,人们开始咒骂:“骗子!”“教训他!”人们向他的房子冲去,拿走了所有的东西。吓坏了的乞丐带着小狗逃到后院。他看见了井口的绳梯,急急忙忙地爬下去,快要到达井底的时候,绳梯拴在树上的一端突然断开,他摔到了软绵绵的井底。

日子一天天过去,乞丐蜷缩在又黑又冷的井底,他对着太阳喊,对着月亮喊,没有人能够听见。小狗每天四处寻找食物扔下来,或许是一根变了味的骨头或发了霉的面包。小狗找食物非常困难,因为它的脖子朝后弯着。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小狗甚至舍不得吃自己找来的任何东西,它变得瘦骨嶙峋,后来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乞丐每天继续在井底喊呀喊,但没有人来救他。

一连几天小狗没有往下扔东西了,乞丐不知道小狗出了什么事。乞丐凝望着井口的一小块天空,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一天早晨,他被人们用绳子吊了上来,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人们打量着这个蓬头垢面的浑身肮脏发臭的人:“要不是这条小狗死在井口上,没人能听见你的喊声。”乞丐看见骨瘦如柴的小狗,泪水打湿了小狗肮脏的毛。

乞丐把小狗埋在了后院,小小的墓碑上有一行字:我惟一的朋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情节曲折多变,乞丐与小狗是文章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这样安排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构思能力,富于艺术性。

B.小说讲述了一个乞丐与一只小狗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却深刻表现了人性的悲哀与小狗知恩图报、忠诚的品质,引人深思,它和美国作家辛格的小说《山羊兹拉特》一样,都是以情动人的作品。

C.文章第一段对乞丐的住处——废弃的菜园的描写,看似不经意一笔,实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小说的一大特点,本文主要通过人与狗、乞丐“富裕”前后等的对比,突出了小说主旨。

E.乞丐之所以把小狗送到井下,是因为小狗扯破了一条贵妇犬的耳朵,贵妇犬的主人大发雷霆。

2.请具体分析文中乞丐的形象特点。(6分)

3.请用简洁的语言,围绕乞丐与小狗的关系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概括乞丐对小狗的情感变化。(6分)

4.乞丐与小狗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6分)

 

1.BD 2.①善良,有同情心;收留小狗,救济乞丐,不忘记给井底的小狗喂食。②爱慕虚荣,暴富后热衷于出入高级社交场所,因小狗出身卑贱而丢弃小狗,很享受施舍的过程。③能反省自己(不忘本);真正认识到小狗的忠诚。 3.情节发展:乞丐收留小狗,乞丐嫌弃小狗,乞丐找回小狗,小狗救乞丐,乞丐安葬小狗。(2分) 情感变化:同情—嫌弃—愧疚—感激 4.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不是一起吃喝的人,不是一起玩乐的人。真正的朋友是能够相互信任,能够患难与共,能够彼此依靠的人。我们不能因穷富的变化而改变对朋友的信任与关爱。(6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情节、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A.“一明一暗两条线索”错,小说并非明暗双线结构,小说情节就是围绕乞丐与小狗展开的。C.废弃的菜园只是故事发生的一个特定地点,并为下文买下伏笔,并没有直接推动情节的发展。E.最主要的原因应是自尊心受到伤害,怕小狗泄露他的真正身世。小狗扯破贵妇犬的耳朵只是诱因。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是通过故事情节展现出来的,我们通过梳理情节就概括出乞丐的形象了。这篇小说围绕乞丐和小狗展开故事情节,核心人物还是乞丐。他收留小狗,救济乞丐,不忘记给井底的小狗喂食 ,表现了他的善良、有同情心;暴富后热衷于出入高级社交场所,因小狗出身卑贱而丢弃小狗,很享受施舍的过程等情节表现他爱慕虚荣;通过他落入井中后小狗对他的忠诚,他获救安葬小狗等情节,表现他本心未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梳理小说情节,归纳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只有按照题干要求围绕中心线索进行情节梳理,才能得出恰当的答案。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小说主题的能力。题干为分析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解读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会有一定区别的,尽管对主题的解读方向是一致的。这篇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乞丐与小狗在不同遭遇中建立起来的感情,解读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的。乞丐在自己沉浮的身世中终于理解了小狗的忠诚,最后把它当做真正的朋友。我们 溯源而推之,真正的朋友是什么呢?那就是能够彼此信任、彼此依靠、患难与共的人,是不因穷富的变化而改变对对方的信任与关爱的人。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填空。(10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

2昆山玉碎凤凰叫,     。女娲炼石补天处,             

3              ,小楫轻舟,              

4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5             而后人哀之,         亦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注】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亲友之事。

1.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4分)

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

 

查看答案

走近古典文学完成后面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春秋》,孝景时为博士。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闻昔者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由此言之,越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

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仲舒为人廉直。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有删改)

【注释】①泄庸、种、蠡:均是勾践的臣子。  ②五伯:指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  ③三王:指古代的贤王。  ④武夫:即“珷玞”,似玉的石头。  ⑤希:观望,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治:研究

B.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易王          事:事奉

C.于是下仲舒吏,死                  当:应当

D.魏其、武安侯为相而儒矣            隆:尊崇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归有忧色                             童子莫对,垂头

B.以《春秋》灾异变推阴阳所以错行       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C.仲舒礼谊匡正                        丹不忍己之私伤长者之意

D.故不足称大君子之门也                使得毕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王向董仲舒求教,董仲舒在回答时提到了柳下惠、五伯等人,目的是告诫易王,遵循仁义,不可施行诡诈之术。

B.主父偃嫉妒董仲舒,偷出了他的草稿交给皇帝,又因为董仲舒学生的失误,结果导致了董仲舒险些丢掉性命。

C.公孙弘为了打击报复董仲舒,故意向皇帝推荐董仲舒去相胶西王。董仲舒害怕惹祸上身,就借生病没有接受朝廷的任命。

D.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朝廷也非常重视董仲舒,经常派人请教于他。董仲舒死后,他的子孙都做了大官。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3分)

(2)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3分)

(3)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项王夜起,饮帐中      ②大孤四际渺弥皆大江

B.①盖此得名也         ②故汉追及之

C.①盘盘,困困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

D.①骊山北构西折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敢怒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虽不可小姑之秀丽        ②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泛轻舟

B.庖月更刀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灭也

C.有美人名虞,常        ②缦立远视,而望

D.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