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图表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

根据图表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5分)

我国SO2的排放源及贡献率

排放源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8.6

炼钢

168.5

6.9

炼油

68

2.8

机动车

41.6

1.7

合计

2457.1

100.O

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PM2.5一度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经初步分析,近期雾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从图表中我们发现,  1。煤炭燃烧排放的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成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由此可见,  2 

 

①煤炭燃烧是主要大气污染物SO2排放的主要来源。(2分) ②减少雾霾,就要控制主要由煤炭燃烧而产生的SO2的排放量。(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结合题目所给的文字材料,通过解读表格内容,加以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图表突出的是“煤炭燃烧”,所以应该围绕它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         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成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①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②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

③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

④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⑤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⑥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

A.②④①⑤③⑥          B.④①②⑥⑤③

C.②④⑥①⑤③          D.④⑥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金陵十三钗》随着上映票房的攀升,出品人张伟平在底气越来越足的同时,说话也越来越谨慎。

B.“以房养老”就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C.交易员表示,外汇占款近四年来首次下调,说明热钱正回流欧美,从而引发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以及人民币难以维持坚挺。

D.该剧制作人李盾、邓丽君兄长“三哥”邓长富携主演出席,期间90后“邓丽君”扮演者王静现场演唱获好评如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这是一篇令人不忍卒读的报道,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青年三年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帮助敬老院腿部有残疾的张大爷的故事。

B.海城市民普遍认为宜居环境就差一个“水”,市区水污染突出,人们改变水环境的的愿望非常迫切,特别是沿河居民对此感同身受

C.在第三届“百姓大舞台”演唱决赛中,上一届获得三等奖的李大妈凭借出色发挥,终于一鸣惊人荣获省电视台台戏曲演唱类一等奖。

D.经济发展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这两大动力,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他在危机面前更强大

赵健

①有经济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危机之于企业就如同疾病之于人生,是无法避免的。有的企业会在“疾病”的冲击下轰然倒塌,而有的企业则会经过“救治”而完好如初,甚至更加强大,毫无疑问,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正属于后者。

②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曾经历过一次最严重的危机。在那一次危机中,绝大多数网络企业都曾受到冲击,资金快花完了,投资也没了,更找不到所谓的赢利模式,很多网站都因此而倒闭,可就在这么危急的时刻,马云及其团队没有放弃,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显示了极强的化解危机的能力。

③面对互联网的寒冬,马云当机立断,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撤站裁员,启动了后来被马云称作“回到中国”的战略收缩。这次撤站裁员进行得可谓惨烈至极,但也暂时化解了阿里巴巴的寒冬危机,为其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但随之而更令人担心的是,这次撤站裁员使阿里巴巴员工士气大落,公司会不会就此走向衰落?这成了许多员工的心病。

④就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候,在首席运行官关明生的协助下,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做了三件大事:“延安整风运动”——给员工灌输价值观,“建立抗日军政大学”——培训员工,“南泥湾开荒”——提高销售人员能力。

⑤此外,为了保持企业价值观的延续性,马云还特意在阿里巴巴内部推行师徒制,新进职员都会得到指定师傅的帮助。师傅通过言传身教,让这些“毛头兵”迅速地成长成熟。

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一系列的危机公关,使阿里巴巴员工的士气得到了迅速回升,上下一致,士气高昂,共渡难关,终于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而2003年那一场让举国上下陷入恐慌的“非典”危机,则再一次彰显了马云化解并利用危机的超强能力。

⑦当时,阿里巴巴一位外出广州公干的员工在回到杭州后,被确诊为“非典”患者,而阿里巴巴本部也迅速被杭州市政府列为重点防范对象。消息传开后,本部大楼里的员工纷纷外逃回家。到了第二天,公司的办公区域被完全封锁,员工也都被隔离在家。阿里巴巴随时面临瘫痪的危险。

⑧就是在这样的四面楚歌中,马云不仅没有被“非典”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所击倒,反而化危机为转机,在危机中抓住了大商机,在危机中实现了大飞跃。他先亲自给员工们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道歉信,以示安慰和鼓励,激起了员工的斗志;再改集中办公为分散办公:员工们在各自家中工作,公司领导则在网上遥控,实行网上指挥,网上管理。另外,他还利用人们由于传统的销售渠道封闭而将视线转移到互联网的时机,大力推行电子商务,试验网上生存网上交易,同时为客户化解了危机,一举把互联网产业从冬天带到了春天。

⑨企业家如何生存和取得成功,这其中存在多种因素。眼光、境界、智慧、谋略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有时候,意志、韧劲、抗挫折能力、化解利用危机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⑩关于如何在危机中坚持下来,马云这样说道:“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非典”期间,在阿里巴巴的员工中有被确诊的病人,其他人被隔离,马云则利用此次危机,试验网上生存网上交易,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B.面对危机,马云当机立断,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撤站裁员,为阿里巴巴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使公司彻底摆脱了“寒冬”。

C.本文是一篇以马云为传主的人物传记,文章用平实的语言,表现出了马云化解并利用危机的超强能力,这也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D.作者认为,两次巨大的危机,不仅没有使阿里巴巴轰然倒塌,反而使它更加强大起来,这是真正的英雄才能够完成的伟业,因而,马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E.作者认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企业家的生存和成功,最重要的都是意志、韧劲、抗挫折能力和化解利用危机的意识。

2.马云是如何带领自己的团队度过互联网最严重的危机的?请概括说明。(6分)

                                                                  

3.文章第六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

                                                                   

4.从马云所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答: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广场上美好的歌声

[俄]彼特洛·洛斯基

行动之前,杰夫卡夫斯基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捷克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时传来讯息,这次行动绝不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而是逮捕杜布切克分子(见背景资料)。

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杰夫卡夫斯基和战友一样,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  

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杰夫卡夫斯基情不自禁地侧耳细听,曲子有点像《伏尔加母亲》,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杰夫卡夫斯基想,自己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   

杰夫卡夫斯基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太阳直直地照着脚下的城市,连影子都不见一点,这是个好兆头,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天空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这就说明伟大的莫斯科再次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琴声已经停止,但教堂却并没有静下来,透过门缝,杰夫卡夫斯基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什么曲子他听不出来,只觉得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  

杰夫卡夫斯基喜欢这种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歌声却突然停止,他们一个个惊恐万分,稍小一点的女孩甚至在往后躲。

杰夫卡夫斯基抱歉地笑笑,刚想说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自己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杰考卡夫斯基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太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遇到这种情况,杰夫卡考斯基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向前搀扶。意外就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来,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掏出一支手枪对准杰夫卡夫斯基的胸口,“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

杰夫卡夫斯基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杀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杰夫卡夫斯基甚至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在枪声之后,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他看见男孩的脸,竟然带着微笑,一种解脱的微笑。

当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杰夫卡夫斯基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杀,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

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无论是小孩又或者大人,他们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的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

当杰夫卡夫斯基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外面阳光依旧明媚,整个布拉格宁静得像莫斯科的早晨,而就在杰夫卡夫斯基回头那一刻,透过教堂的大门,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选自《意林》2011年04期,有删改。)

背景资料:1968年,捷克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希望借此摆脱苏联。8月20日,苏军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袭机场并占领布拉格,逮捕了杜布切克,控制了捷克全境。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杰夫卡夫斯基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和战友一样心里非常焦虑,他们厌恶战争,想尽快结束。

B.主人公听到教堂传出像《伏尔加母亲》的钢琴声,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所以后来他去教堂询问其名字。  

C.小男孩脸带微笑,是一种解脱的微笑,是对“坏人”的抗议,是想到死后会在天堂看到父母的幸福。

D.杰夫卡夫斯基告诉战友,自己一时冲动错杀男孩,教堂里所有的人默不作声,因为面对敌人的枪口。

E.布拉格的歌声是呼唤和平的歌声,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捷克斯洛伐克的希望和未来。

2.小说中多处描写歌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杰夫卡夫斯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杰夫卡夫斯基是合格的军人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