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自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

自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熟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也暗示出上句所写“病身”的原因。

B.颔联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斩截有力,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

C.“不容真”三字揭示了志士仁人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流露出悲愤之情。

D.本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而不空,议论中突出了形象的特点,饱含着浓郁的感情。

②你在这首诗中读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3分)

                                                                        

                                                                       

 

①B; ②安于贫困潦倒,不作庸碌官吏,有救物济世的热情,怀才不遇无奈归隐。 【解析】 试题分析:①“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意思是说,我宁愿安守穷途,做天地间一个隐逸诗人;决不愿窃取俸禄,当人间的庸俗官吏。所以“对闲逸生活的追求”错。②诗中“乐于贫”“怕作乾坤窃禄人”“未能忘救物”“平生肺腑无言处”都是诗人形象的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

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

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议曰:“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注]安堵:安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庆礼有方略雅:高雅

B.为立店肆:商店

C.遂镇兵五千人罢:撤去

D.议者颇其不切事也嗤:讥笑

2.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   )(3分)

①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     ②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③独庆礼甚陈其利             ④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⑤开屯田八十余所             ⑥招辑商胡,为立店肆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他认为在旧城恢复营州治所有利,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

B.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原则;于是加谥为“敬”。

C.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武则天诏令桓彦范防备突厥,又下诏让宋庆礼协助桓彦范;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百姓安居乐业。

D.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朝廷商议给他加谥号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的“专”。

4.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3分)

                                                                       

(2)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3分)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知识检测。(6分)

(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B.石,金块珠砾

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秦者,秦也

(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用法不同的一项(  ) (2分)

A.而学于师             B.三江而五湖

C.吾妻之我者            D.徐孺陈蕃之榻

(3)与“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一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屈贾谊于长沙

C.望长沙于日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拟行路难》鲍照)

(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3)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杜甫)

(4)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___。(《阁夜》杜甫)

(5)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李凭箜篌引》李贺)

(6)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

(7)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杜甫)

(8)鸟雀呼晴,                  。(《苏幕遮》周邦彦)

(9)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树上落满了厚厚一层雪。有的树承受不住厚厚的雪,或整棵树倒下,或折断树枝;雪松却完好无损。仔细一看,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头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承受住了厚厚的雪。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个小题。

贫苦和磨难是人们不愿接受的,但又注定是有些人无法逃僻的。它是残酷的——令有些人(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不求上进)①,消沉duò②落;它是公平的——                                 ③。可见,贫苦与磨难并非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精神的贫乏,意志的薄弱。

(1)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错字       ;改正字       

(2)将序号①处括号内的句子换成一个四字成语。

成语:             

(3)将序号②处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4)根据语境,仿照前一句的句式,在序号③处横线上写一句话。

                                          。

(5)语段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辨析并改正。

病句:

改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