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供认/供奉 标识/博闻强识 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B.提取/提防 脉搏/含情脉脉 冠冕堂皇/沐猴而冠
C.强迫/勉强 为难/为虎作伥 泥沙俱下/泥古不化
D.处置/处所 露头/露宿风餐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吃粗粮了,他们认为粗粮口感差,吃起来费力,他们忽略了粗粮中含有细粮缺少的营养成分。其实,不吃粗粮,是导致现在很多人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当然,长期过食粗粮也不好。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样。印度古谚:“人要吃些粗粮。”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要吃些粗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整句。(4分)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文学珍宝馆。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 ;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有 ;有 ,有草长莺飞的梦江南。
把下面各个句子填入横线处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
①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②或许,只有雪野的空旷③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④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⑤而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古诗文阅读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赏析这首词在摄取景物上的特点,并探究词人在词中蕴含的情感。(4分)
古诗文阅读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山又几重。
1.下面选项是对此诗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本诗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突然。 |
B.颔联是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是完全相同的。 |
C.颈联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
D.尾联转入“言别”。“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 |
2.下面选项是对此词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中的“寒”字突出了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翠”字是词人特意为了配合这种寒凉的秋意而虚想出的颜色。 |
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向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到这里,方由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
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说“除非”,足见只有这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作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 |
D.“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 |
3..给诗歌最后一句的空格上选一最佳选项 (①晓 ②秋 ③千)(1分);请说出理由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