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日:“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某。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备:防备

B.赵王让李牧                让:责备

C.王必用臣                  必:如果

D.悉勒习战                  勒:统率、组织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牧用兵蓄势待发的一组是

①常居代雁门,备匈努        ②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

③谨烽火,多间谍            ④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⑤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一句可以看出李牧虽是将领,但也任意设置地方机构,安排官吏;为了自己的军队也搜刮民脂民膏。

B.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并“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

C.“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虽然李牧最终打败了匈奴,但他把数千人作为诱饵,不怜惜他们的生命,可见他虽是良将,也不能面面俱到。

D.“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例充分表面了李牧固执的一面。

4.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B 3.A 4.①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 ②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 ③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率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 【解析】 1. 2. 3. 4.略 参考译文: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像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于是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率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的城邑。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金,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蔥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逋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蔥的军队,杀了赵蔥,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消灭了赵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起床为什么那么难

①对很多人来说,早晨,尤其是双休日之后的周一早晨,有一件必须去做的让人痛苦万分的事——把自己从床上拽起来。这种早上起床难的事,相信大部分人都深有体会。

②为什么起床这么艰难呢?恐怕不只是因为我们太懒吧。的确,起床的痛苦和我们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也就是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从藻类、真菌直到我们人类这样的哺乳动物,体内的细胞活动都会在生物钟的指挥下跟地球的昼夜变化周期同步。生物钟,实际上是生物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形成的分子钟。简单原核生物蓝细菌的生物钟只靠3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需要20种蛋白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在人体内不同的生物钟时间里,这20种蛋白质的浓度呈现不同的变化,有些蛋白质早晨起来的时候浓度高,而有些则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浓度高。有科学家提出,测一测身体内这几种蛋白质的浓度,就能知道生物钟走到了几点。

④虽然我们身体里每个细胞中都有生物钟在滴答走动,但是就像全国的钟表都要和国家授时中心保持一致一样,整个身体的钟也要和大脑中的一块区域——视交叉上核的钟对准。这个小小的区域由两个数千个神经元组成的团块构成,它内部的分子钟稳定运行,指挥着全身的生理节律。视交叉上核有时也会根据光照和黑暗,或是进食的时间来调整生物钟的时刻。

⑤当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体要按照生物钟的指示完成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当视交叉上核发现到了起床的时间,就会向一种专门负责叫醒身体的神经元发送信号,身体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先从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然后身体中的激素,例如皮质醇和醛固酮也开始增加;神经元同时激活了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负责的是人体那些不靠意识支配的活动,例如你不用自己想着让心跳动,心也会自动输送血液,这就是自主神经在发挥作用,这时人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也加快,终于可以爬起床来。

⑥如果生物钟和我们的闹钟精确同步,那起床倒也没那么难。问题就是,生物钟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并不是精确相等的,研究表明,人体内生物钟的时间一天要比地球的一天长10到20分钟,所以每天早上生物钟都要比正确时间慢上一会。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志愿者在离开地面很深的地洞里生活一个月,没有太阳光线,没有时间信息,完全与外界社会隔离,结果发现,这些人将会每天都比前一天晚起床十几分钟,到一个月实验期结束时,那些志愿者都成睡仙了。这说明人体生物钟的“睡眠—觉醒”节律的周期比地球自转的24小时长一些。人体为了使自己的生物钟周期保持与地球自转周期相一致,就会通过外部的太阳光来调整自己每天早上的起床时间,这种努力校正自身节律以适应自然节律的方式,当然使自己起床很艰难。

⑦周一至周五的话,我们的生物钟虽然每天都慢一点,但每天也都会按照实际时间进行校准,这样只是早起了十几分钟倒也还能忍。而到了双休日就不一样了,要是你周六周日都睡到自然醒的话,到了周一,生物钟连续慢了3天没有校准,就已经比实际时间晚了最多有1个小时了。提早1小时起床,不用说也知道如同遭遇酷刑。所以,要是不想让周一早晨太难受,就不要在周六周日放纵自己,也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就好了。

(摘自《百科新说》2011年第5期)

1.关于“生物钟”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物钟是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是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形成的分子钟。

B.蓝细菌的生物钟只用3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至少需要20种蛋白质才能形成。

C.人体内形成生物钟的蛋白质在生物钟的不同时间里浓度是不同的。

D.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会调整人体生物钟。

2.下列各项不属于人早上起床人体按生物钟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是(    )

A.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

B.身体中的皮质醇和醛固酮等激素开始增加

C.神经元激活自主神经系统,让心脏输送血液

D.人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加快

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要想让生物钟与自然节律相符,每天都要校准

B.如果每天睡到自然醒,人们每天比前一天晚起一会儿

C.想要起床不那么痛苦,就应该每天按时起床

D.只要每天定时起床,我们就能控制生物钟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马致远的《汉宫秋》。

B.“二十四孝”是清乾隆诏定的历代正史,始于《史记》终于《明史》,共二十四部史书。这二十四部史书全都采用纪传体编著。

C.戏剧从矛盾冲突来划分,有悲剧,如《雷雨》;有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有正剧,如《白毛女》。

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作,其中有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前些日子,“航天飞机”成了热点,台湾报上出现的是“太空梭”。两词指同一事物,可思路不同:前者是科学思维;后者是艺术思维。

B.马克思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在无限浩瀚的时空里,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是永远无穷尽的。

C.在宋词单元,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宋代词人,像柳永啊、苏轼啊、李清照啊,他们的作品真可谓字字珠玑呀!

D.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社会。

B.学校本着节俭和隆重相结合为原则,重新安排了开学典礼的计划。

C.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和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6500万元。

D.自今年年初以来,榜上富豪的身价已经缩水了近3倍,有80多人被“驱逐”出排行榜。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明天汉家山逢集,_________一下进去,先探一探康明理他们几个的生死下落。

②_________这个动作的次序,便显得难看

③大儿子住得很远,工作也忙,_________,极难得回来一趟,杨群想管也管不了他。

④班主任说他应该先学好基础课再攻特长,可他总是________,继续搞特长而不学基础课。

A.化装      违反        望尘莫及        不以为意

B.化妆      违犯        鞭长莫及        不以为意

C.化妆      违犯        望尘莫及        不以为然

D.化装      违反        鞭长莫及        不以为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