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国学”,是哪些“国”与“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国学”,是哪些“国”与“学”(节选)

    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从逻辑上说,甚至是先有西学,然后才有国学之说。晚清以前,中国士人生活于自己构想的“天下”中,不知有“西学”,也就不会说“国学”。文明尽在中国,只有中国有学,何以分中、西?

    待到19世纪末,因为甲午战败,士大夫产生了文化危机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与日本。作为保守主义者,张之洞敏锐地感受到西方学术的压力,作为一种反拨,他撰写《劝学篇》,告诫士人和政府,应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梁启超后来将其改写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广为流传。

    不过,推测起来,“旧学”“中学”与“国学”,还是大为不同的。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地域性、时间性,西学是西方的、先进的,中学是中土固有的,不那么时髦。“国学”一词凸显了“国族”(nation)意识。应当说,“国学”概念的出现,。晚于中学、旧学,它是在国人,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具有十分清醒的文化国族意识之后才出现的。

    这种意识的自觉当在现代学术体制建直之后。清末废科举,大学、研究所、学会之类的现代学术体制兴起。它们带来了现代学术,这种现代学术最初必然完全搬自西方。有识之士很快就意识到,自然科学因其客观性、物质性而与国族、传统无关,人文社会领域的学问却不可能与国族脱节,因为这些学问皆关乎生活于具体文化、传统、社会中的人。于是,在这个知识领域,“国”与“学”发生了特殊的关系。

    梁启超阐述学术独立之义,特别揭示一点:“凡一独立国家,其学问皆有独立之可能与必要。”陈寅恪曾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此处所谓“国学”,是指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所需之学。套用林肯的名言,此国学是发生于中国、由中国人所为、为中国富强繁荣之学。他们把国学视为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现代中国本来就具有现代性,“国学”自然不能是自我封闭之学。现代中国的学人置身开放的知识世界中,吸收外来之学,不忘中国原有知识传统,面对中国问题,构造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学问系统。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学”与“西学”是相对的。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西学”才相应地有了“国学”之称的。

    B.晚清之前,中国是没有“西学”一词的,其原因在于,中国士大夫自以为天下之学尽在中国,别处怎么可能有“学”呢。

    C.“国学”概念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对“国族”文化意识的重视。

    D.梁启超、陈寅恪都曾对“国学”作过精辟的议论,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国学”应该兼容并包无所不含的重要性。

2.与“国”与“学”发生联系无关的一项是(    )(3分)

    A.清末废除了科举考试一些新兴的现代学术体制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学术。

    B.国人——特别是精英知识分子——具有十分清醒的文化国族意识之后,国学才渐渐为人所知。

    C.自然科学因其客观性、物质性而与国族、传统无关,而人文领域的学问却不可能与国族脱节,因为这些学问皆关乎生活于具体文化、传统、社会中的人。

    D.人文社会领域的学问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及社会成员密切相关,是最能体现其民族性的学问。

3.下面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国学”一词出现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中华民族深深的屈辱感与刺痛感,以及当时人们意欲自强的使命感。

    B.现代中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国学搞自我封闭是没有出路的,那就真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

    C.美国总统林肯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国学应该是对中国有意义有好处的学问。

    D.在当今的世界形势中,现代中国的学人应积极接纳外来的优秀成果,同时不忘原有知识传统,才能构造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学问系统。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玻璃容器唯一的开口处设置成漆黑的环境,然后将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放进去。实验的结果是:蜜蜂在经验的指导下一直拼命往透明的玻璃壁上去撞,直至死亡;苍蝇则由于没有“光亮处就是出口”的经验知识,四处乱撞,往往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从出口处钻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的是“死于经验,生于无知”。生于无知,实际上是生于灵活与勇气;死于经验,实际上是死于固执和畏缩。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面的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每段不超过45个字(6分)

   (1)2010年3月14日8时至15日8时,雨雪天气再袭辽宁。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辽宁遭遇了虎年新春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过程,沈阳等地区降暴雪。

    串联词①(3分)

 

 

 

 

 

 

 

 

 

 

 

 

 

 

 

 

 

 

 

 

 

 

 

 

 

 

 

 

 

 

 

 

 

 

 

 

 

 

 

 

 

 

 

 

 

 

 

 

 

(2)2010年3月以来西南地区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的旱情持续加重。西南很多地区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

串联词②(3分)

 

 

 

 

 

 

 

 

 

 

 

 

 

 

 

 

 

 

 

 

 

 

 

 

 

 

 

 

 

 

 

 

 

 

 

 

 

 

 

 

 

 

 

 

 

 

 

 

 

(3)欧盟委员会3月17日公布了评估欧洲科技创新能力的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新能力正以超凡的速度赶超欧洲。

 

查看答案

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你对这幅漫画的感想(40字以内)。要求:思想健康,表意明确,语句连贯得体。(5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标题(2分):

 

 

 

 

 

 

 

 

 

 

 

 

 

 

 

 

 

 

 

 

 

 

 

 

 

 

 

 

 

 

 

 

 

 

 

 

 

 

 

 

 

 

 

 

 

 

 

 

 

 

 

 

(2)感想(3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

②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

③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

④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

⑤只是有些“美妙”感

⑥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

科学不是艺术                     

A.②①③⑤④⑥     B.⑥③①⑤②④   C.②①⑤④③⑥   D.⑥④①⑤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前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亚裔的购买力占全美消费者购买力的4.7%,亚裔成为可以堪称美国最大的消费族群。

B.近年来,以择校热等为表象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欠公平现象正日益演变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C.智利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调集了净水设备、汽油发电机、毛毯、帐篷和救灾物资90余吨并于3月4日空运到地震灾区。

D.在刘心武的新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中告诉读者,全本的《红楼梦》不仅存在过,而且八十回后散失的故事也是可以探佚出来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