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短歌行》)

(2)                   ,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

(3)亦余心之所善兮,                 。怨灵修之浩荡兮,                 

(屈原《离骚》)

 

(1)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2)取之无禁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虽九死其犹未悔   终不察夫民心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11分)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作者是如何将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结合诗歌前两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                                                                 

2.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乱入” 一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6分)

答: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人也。祖伯凤,周汾州刺史。父定,上仪同。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

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节选自《北史·裴仁基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便弓马              便:熟习。

B.简精兵三万          简:挑选。

C.以逼东都            逼:逼近。

D.世充却还            却:表示转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其众归密             其孰能讥之乎

B.王世充以东都食尽       引以为流觞曲水

C.所得军资               纵一苇之所如

D.将军张童儿告之         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仁基为激励士气,把军用物资分赏给部下,却遭萧怀静制止,这使两人的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后者被杀,裴仁基本人叛变。

B.面对王世充的进攻,裴仁基和李密在战术上各有己见,但单雄信等将领支持李密,坚决反对裴仁基的主张,结果因轻敌冒进带来大败。

C.裴仁基父子在战败被俘后,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依然享有很高的名望,但由于得不到王世充的真正信任,便企图劫持王世充而效力于越王。

D.根据文本,可以看出裴仁基性格的多面性:他遇事会“苦谏”“苦争”,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也会因他人的猜忌而采取极端手段。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5分)

 译文:                                                               

(2)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5分)

译文:                                                                [来源:学_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黎明时分,在德国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歌德在给他亲密的朋友写信:“我拼命工作,不接待采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惜时如金的歌德为什么把看日出当做每天必做的功课呢?

 有人认为,如期而至的朝阳昭示着责任,告诫人们要忠于自己的角色。

 有人认为,瑰丽绚料的早霞散播着欢欣,提醒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诗意。

 有人认为,活力四射的旭日解释着重生,劝慰人们暗夜之后会有新的希望、转机。

       有人认为,旧时相识的太阳唤醒着记忆,嘱咐人们珍藏那些曾经的美好、温暖。

 

      对此,你怎样认为? 要求立意明确,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据所给文字的的意思,将空白处补足。注意内容的彼此衔接和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

(6分)

 

春天最美是黎明。天空染着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的彩云,地上的花儿慢慢醒来,开始了新的一天。

夏天最美是    。                 ,            ,               ,            。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山,成群结队的大雁,归心急切,比翼高翔,那叫声感动了多少迁客骚人。

冬天最美是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