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结果(物种数:种;...

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结果(物种数:种;密度:个/m2)。请分析回答:

动物

类型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样地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

肥田

10

167

38

6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0

7

52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_________________,而且身体微小;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动物时最好使用________观察。

(2)收集土壤小动物时采用白炽灯照射土壤,这是利用土壤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在有机肥田中,这几类动物与其他生物组成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跳虫类种群数为________个。

(4)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越大,土壤通气状况越好,越有利于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化肥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有机肥作用慢而持续时间长。联系生产实践,你会如何根据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情况指导农民施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样器取样法 活动能力较强 记名计数法 目测估算法 放大镜(或实体镜) 趋暗、怕热 生物群落 10 在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大的土壤,可适当使用化肥在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小的土壤,要多使用有机肥 【解析】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是种群密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研究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机肥田中的土壤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其物种数都远远大于化肥田,使用有机肥,可为土壤生物提供更多的有机营养,有利于土壤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土壤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机质增加).长期使用化肥,可导致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观察时最好用实体镜观察。 (2)收集土壤小动物时采用白炽灯照射土壤,这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怕热的特性。 (3)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活的所以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在有机肥田中的动物与其他生物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有机肥田中跳虫类种群数为10个。 (4)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机肥田中的土壤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其物种数都远远大于化肥田,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对此,我们应在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大的土壤中适当使用化肥;在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小的土壤中要多使用有机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①~④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A)、大小两种草履虫(B)、猫头鹰与鼠(C)、细菌与噬菌体(D)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顺序已打乱)。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A.___;B.___;C.___;D.___ 

(2)②中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④与②相比,结果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理由:_______________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 

(5)若猫头鹰死亡,则鼠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法估算量.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

(2)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 (偏大、偏小).

(3)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阴影部分表示__的个体数量.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

 

查看答案

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甲图所示为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IAA)的反应,乙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所进行的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促进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_______________,当生长素浓度超过时,就会抑制根生长。因此,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促进生长,___________则抑制其生长。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

(3)在用N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NAA的浓度较低,适合___________________法处理插条,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_____(“高”、“低”)的地方进行,以保持NAA溶液的较低浓度。

(4)如乙图所示,____μL/L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促进效果最好,正式实验应在_______μL/L浓度范围内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 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 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 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 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查看答案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 乙烯 B. 吲哚乙酸 C. 吲哚丁酸 D. 24—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