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果用3H、15N、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

如果用3H、15N、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只有噬菌体的蛋白质被标记了,DNA没有被标记

B. 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检测到3H、15N、35S

C.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可检测到3H、15N

D.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14N、35S

 

C 【解析】 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3H、15N既能标记蛋白质,又能标记DNA;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模板是T2噬菌体的DNA,而原料都是由细菌提供的。 DNA分子中含有C、H、O、N元素,无S元素,蛋白质含有C、H、O、N、S元素,所以用3H、15N、35S标记噬菌体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被标记了,A错误;由于3H、15N、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3H、15N标记的DNA分子进入细菌,但不能用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外壳,子代噬菌体的外壳是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的,所以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应该没有放射性,B错误;由于3H、15N也标记了DNA分子,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H、15N,C正确;由于35S只标记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14N,但不含有35S,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与白眼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A、a)位于什么染色体上,哪种性状为显性性状,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B、b)位于什么染色体上,哪种性状为隐性性状(    )

A. 常、灰身,X、白眼 B. X、灰身,常、白眼

C. 常、黑身,X、红眼 D. X、黑身,常、红眼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中Ⅰ1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bb B. Bb C. XbY D. XBY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 若II2与另一正常男子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

C. 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若III2与III3婚配,生出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3/8

D. 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若III1与III4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24

 

查看答案

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

B. 实验说明活 R 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C. 该实验结论为“DNA 是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D. 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 S 型活细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不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

C. 姐妹染色单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一般不相同

D. 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携带的DNA分子数并不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