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表...

如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表示该草原中能量流经蛇种群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据图回答:

(1)如图中表示生产者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英文字母表示),该食物网中E所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2)从空中俯瞰如图湿地生态系统,发现芦苇、菖蒲、碱茅等植物呈散乱、交错分布状态,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这样的分布给该湿地生态系统增添了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的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3)当如图中部分牧草变黄时,兔种群中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源地。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4)如图中,假设鹰和蛇从每条食物链获得的能量相等,鹰种群增加的能量为3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至少需要消耗草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

(5)若某年鼠种群的K值为2000只,且1只兔与5只鼠或200只食草昆虫消耗的草的能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兔的数量增加50只,昆虫减少4000只,则鼠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只。

(6)如图中⑦所对应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同化的能量。

 

B和F 第三、第四 水平 直接 信息传递 4250 1850 鼠和青蛙 【解析】 图1为食物网,B和F为生产者,占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A、C、D、G,图中共构成6条食物链。图3中①表示蛇摄入的能量值,②表示蛇同化的能量值,⑦表示蛇的粪便中的能量,③表示蛇呼吸散失的能量,④表示蛇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⑥表示蛇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流给分解者的部分,⑤表示蛇的同化量中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1)生产者是其他生物食物的根本来源,由图可知,B和F为生产者。E位于4条食物链中,分别占第三、第四营养级。 (2)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其中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等因素形成的镶嵌分布现象。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直接利用和陶冶情操等,所以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牧草的颜色属于一种物理信息,对兔带来的影响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4)由题设条件可知,鹰的能量1/3来自鼠,1/3来自蛇,1/3来自兔。蛇的能量1/2来自鼠,1/2来自食草昆虫。至少消耗草的能量按20%传递效率计算。则鹰种群增加30kJ的能量,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30×1/3÷20%÷20%+30×1/3÷20%÷20%+30×1/3÷20%×1/2÷20%÷20%+30×1/3÷20%×1/2÷20%÷20%÷20%=4250kJ。 (5)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兔的数量增加50只,则老鼠减少250只;昆虫减少4000只,则老鼠增加100只。可见,老鼠共减少150只,则老鼠的K值为1850只。 (6)图3中⑦属于蛇的粪便中的能量,来自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即来自鼠和青蛙同化的能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肾上腺是人体相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腺体分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部分,周围部分是皮质,内部是髓质。两者在发生、结构与功能上均不相同,实际上是两种内分泌腺,分泌不同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请回答下列与机体调节有关的问题:

(1)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的__________(填“皮质”或“髓质”)分泌的,在调节血糖方面它与____________激素具有拮抗作用,后者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组织被破坏引起的。患者因盐皮质激素减少,导致____________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能力减弱,表现血钠降低。盐皮质激素与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水盐平衡。

(3)与甲状腺激素一样,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具有分级调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__________发挥生理作用。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异常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则会导致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1、图2是两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与甲病有关的基因是A、a,与乙病有关的基因是B、b,且乙病的遗传类型和红绿色盲的类型一样。图3表示Ⅰ3、Ⅰ4、Ⅱ5和Ⅱ10四个个体与甲病、乙病有关的基因经过电泳后形成的条带分布情况,4种基因分别对应4种条带。此外后来发现,两个家庭在孩子出生时就将两个相同性别的小孩抱错。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判断被抱错的两个小孩是________________

(3)Ⅱ10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Ⅰ1与Ⅰ2又生了一对同卵双胞胎男孩,则这对双胞胎都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5)Ⅰ1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致病基因可能有____________个。

(6)人类遗传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为降低遗传病的再生风险率,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索草莓栽培中人工补光的最佳光质条件,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处于生长中期长势健壮且相同的红颜草莓(品种)植株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补光处理,但光照强度相同,每天补光5小时,为期2个月,然后测定各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含量、草莓产量。各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注:表中R/B表示“红光∶蓝光”)。

组别

处理

叶绿素a

(mg/g)

叶绿素b

(mg/g)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g

平均单

果重/g

亩产

量/kg

茎叶

果实

总计

1

R/B=1∶1

1.51

0.58

11.10

16.95

7.90

35.95

15.51

2 208

2

R/B=2∶1

1.75

0.72

11.77

20.75

6.41

38.93

16.23

2 222

3

R/B=3∶1

1.69

0.69

11.92

21.08

6.36

39.36

19.32

2 739

4

R/B=4∶1

1.66

0.69

13.91

25.25

4.57

43.73

19.68

2 812

5

R/B=5∶1

1.50

0.67

11.76

23.34

6.29

41.39

19.72

2 768

6

白光

1.49

0.66

11.13

21.22

6.14

38.49

15.78

2 215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第6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人工补光常用红光或蓝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①在一定R/B比值范围内,蓝光能够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合成;②在一定范围内,R/B比值增大,有利于植株________(填“地上”或“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③R/B比值与草莓产量的关系可以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组的补光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

 

查看答案

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防御机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有一种热带灌木,当毛毛虫吃掉它的一片叶之后,不再吃附近的叶片,而是咬食一定距离之外的叶片。有人推测“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某种化学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致病微生物有可能是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 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信号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

C. 该植物的这种防御机制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 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可用于检验此推测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4种物质

B.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不同

C. 对于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沿用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来解释

D. 洋葱叶肉细胞中,核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