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Ⅴ
B. 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C. 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 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家族中代代出现的疾病就是遗传病
B.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C. 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
D. 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无子西瓜不可育但无子性状可遗传
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基因的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如图甲、乙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甲、乙两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需要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供能
B. 甲、乙过程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C. 催化甲、乙两过程的酶1、酶2、酶3是相同的
D. 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
甲磺酸乙酯(EMS) 能使鸟嘌呤转变成7一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小麦种子,可以( )
A. 使小麦的优良性状得以稳定遗传
B. 导致DNA分子无法形成双螺旋结构
C. 获得G—C转换成A—T的新DNA序列
D. 得到嘌呤含量高于嘧啶含量的新DNA
下列关于变异和遗传病的叙述,正确是( )
①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形成时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③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这两种变异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
⑤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⑥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有患病个体的家系进行调查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