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___。
(3)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
如图为光反应、暗反应联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a______, d______。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
(3)如果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突然将d降至极低水平,则小麦叶片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会突然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含氨(NH3)较多的土壤中耕松土,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其原因是( )
A. 改善土壤通气,根细胞呼吸加强
B. 增加土壤中N2的含量
C. 改善土壤通气,硝化细菌繁殖快,有利于土壤中硝酸盐增加
D. 可促进氨的扩散
在如下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B. 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
C. 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d
D. 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