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八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

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八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请回答:

(1)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豌豆人工杂交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在处理观察到数据时,应用______________ 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的子代比例关系。他根据实验中得的数据和现象提出了假设,并对此设计了______________ 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发现了遗传规律。

(2)孟德尔在揭示遗传定律时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理,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在体细胞中它__________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____的。

 

母本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套袋 统计学 测交 遗传因子 成对 随机 【解析】 1、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①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③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1)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进行豌豆人工杂交实验的方法是母本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套袋;在处理观察到的数据时孟德尔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的子代比例关系。他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现象提出了假设,并对此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发现了遗传规律。  (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只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1雌雄野兔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雌兔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B.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雌兔有1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代雌兔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

D.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代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

 

查看答案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

A. 遗传物质不是DNA B. 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

C. 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D. 无细胞核

 

查看答案

图甲为一个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图乙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若未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①②两个精子

B. 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③④两种精子

C. 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产生①②③④四种精子

D. 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生物体产生的精子中,③④类型的个数等于①②类型的个数

 

查看答案

孟德尔在二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A. F2的表现型比为9:3:3:1    B. F1全为黄色圆粒

C.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1:1    D. 测交后代比为1:1:1:1

 

查看答案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2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3/8                B.5/8           C.4/9            D.5/9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