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 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其中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 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B. 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优势,一方劣势甚至被淘汰
C. 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D. 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和系统的稳定性提高
②群落演替中草本植物逐渐取代地衣,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主要原因都是对阳光竞争的结果
③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只要气候适宜,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均可形成树林,只是时间有长有短
④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激烈
⑤因为地衣可以分泌有机酸,加速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所以是裸岩上首先定居的生物
⑥通过群落演替,森林里不再有地衣、苔藓等生物
⑦人类活动不仅没有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反而加快了自然演替的速度
A. 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⑤⑦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生态因素
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 B、C两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 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 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 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C.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