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

B. 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 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

D. 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C 【解析】 【解析】 A、大山雀运动能力强,生活范围广,则调查大山雀种群数量方法为标记重捕法,故A错误; B、0~2年内种群增长率大于1,则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故B错误; C、第4年后开始群增长率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故C正确; D、第4年和第8年种群增长率相等,但第4年种群数量多于第8年,故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 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 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 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 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B. 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C. 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

C. 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c点时种群增长率与a点时不同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 丁为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发展趋势

C. 调查某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导致物种进化

B. 种群数量减少到K2时遗传的多样性会减少

C. 当种群的变化曲线为Ⅲ,则可推出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若a点变化为干旱且干早能抑制蝗虫天敌的生长,则该种群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