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输入一定量的该溶液,一段时间后小鼠体内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 血浆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下降
B. 位于胰岛组织的血糖感受器产生兴奋
C.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多
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减少,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
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B. 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C.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D. 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妇女A可能曾经感染过人乳头瘤状病毒
B. 妇女A的非特异性免疫较妇女B强
C. 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D. 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可以刺激妇女A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溶菌酶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下列有关人体内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都能产生酶 B.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都能产生神经递质
C. 有的酶可以催化激素分解 D. 有的激素可以促进产生酶
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及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
B. 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 吞噬细胞参与第二道防线,不参与特异性免疫
D. 特异性免疫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