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是通过主动运输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③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如图所示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当在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所示实验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B. 电流表可以检测到的电位变化是由于Na+外流引起的
C. 静息时,P点处的K+浓度膜外高于膜内
D. 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下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直接刺激Ⅱ处引起屈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B. 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 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
D. 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没有离子进出细胞的过程
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联系的活动是( )
A. 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B.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C. 开始上课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起来 D. 运动员长跑比赛中,听到“加油”声,加速冲刺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可刺激下丘脑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B. 肾小管对水重吸收的过程受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结果是让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 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 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C. 从 30℃进入 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D. 从 30℃进入 0℃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可以达到新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