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受精作用指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融合
B. 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内,而尾留在细胞外
C. 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致
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B.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 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均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一条染色体上都只有一个DNA分子
双脱氧核昔酸常用于DN 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昔酸相似,能参与DNA 的合成,且遵循玻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昔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昔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GTACATACATC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中脱氧核苷酸,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且成对存在”
C. 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
如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B. 这些状态下的细胞不发生ATP水解
C. ①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③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D. 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过程有密切关系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的特点决定诱变育种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
B. 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 普通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是三倍体
D. 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