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显性性状是_____...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

(2)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棕色。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色花粉和呈棕色花粉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亲本(P)的遗传因子组成(用A、a表示):非糯性________________;糯性________________

 

非糯性 性状分离 1∶1 Aa aa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这种现象叫性状分离,是由于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1)由题图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 (2)F1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3)由于Aa产生的花粉基因型和比例为A:a=1:1,非糯性花粉(A)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a)遇碘变棕色,所以对F1的非糯性水稻(Aa)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色花粉和呈棕色花粉的比例约为1:1。 (4)根据(1)分析可知非糯性为显性性状,糯性为隐性性状,根据F1中出现糯性,可知亲本非糯性为杂合子,所以亲本非糯性基因型为Aa,糯性基因型为a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图3为DNA数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 _____的细胞,可对应图3(纵坐标表示细胞中的DNA数量变化)的 ________段。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象,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B细胞处于乙图的区间是 ______,分裂形成的细胞名称_________________。(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和9~11。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遗传学发展历程中的事件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用豌豆作为研究材料,揭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摩尔根用果绳作实验材料,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 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和小白鼠做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沃森和克里克等通过构建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查看答案

酵母菌、大肠杆菌和HIV病毒的核酸中,含有A、C、T的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

A. 5,5,2    B. 5,5,3

C. 8,5,2    D. 8,5,3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两条链是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

B. 脱氧核糖和磷酸是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的

C. 腺嘌呤和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排列在内侧

D. 两条链的配对碱基之间靠氢键相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