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A、B、C、D、E、F、G七颗植株进行交配实验,所得结果如下表。从理论上说.子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高茎纯合子的所占的比例为( )

A. 10% B. 25% C. 50% D. 66%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淡化色素的作用。现用两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F1自交,产生的F2中红色∶粉色∶白色=3∶6∶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用于人工杂交的两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
C. 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红色∶白色=3∶1
D. BB和Bb淡化色素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色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D. 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________,B: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和8~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4或12)。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
某家兔耳形有尖状、圆状和扇状三种类型,该性状与性别无关(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为探明耳形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做了相关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耳形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扇状×扇状→F1全为扇状
实验二:圆状×圆状→F1中圆状︰扇状=3︰1
实验三:尖状×扇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1︰2︰1
实验四:尖状×尖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9︰6︰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兔的耳形受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实验三F1中圆状耳不同基因型之间相互交配,F2中表现为尖状耳的有150只,那么表现为圆状耳的个体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只。
(4)实验四F1中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现有三株柑橘,其果皮颜色分别为:植株1黄色、植株2橙色、植株3红色。为探明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三株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甲:植株1自交→黄色
实验乙:植株2自交→橙色:黄色=3:1
实验丙:植株1×植株3→红色:橙色:黄色=1:2:1
实验丁:植株2×植株3→红色:橙色:黄色=3:4:1
请分析并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__色是隐性性状。
(2)若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推断,植株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植株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橙色柑橘还有哪些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