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B. 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

C.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 S型肺炎双球菌是利用宿主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 【解析】 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转化因子,可以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可能原因是搅拌时间太早,噬菌体的DNA没有注入细菌,或搅拌时间太迟,细菌已部分裂解,A错误;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所有的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而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培养基中有S菌出现,B正确;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所以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和含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细菌,然后再用含32P和含35S的细菌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C错误;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相应蛋白质,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蚕豆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A→C表示

B. 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主要是标记蚕豆幼苗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

C. A→B时期内染色体数量与DNA数量的比值为1:2

D. 图中可用来表示细胞间期的为B→C和D→E,此时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肉细胞内镁可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 过量摄入钠盐,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C. 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大,生物抗逆性越高

D. 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查看答案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特点。

(6)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上图中的某些淋巴细胞是指________

(7)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的植物。据图甲、图乙回答问题:

 

(1)紫草细胞中提取的紫草素是制造治疗烫伤和割伤的药物以及染料和化妆品的原料。若要从大量培养的紫草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则不需要经过图甲中_____和[    ]__________过程, 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_______的调节。

(3)从保证人工种子正常的生命力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上来看, 其外部薄膜应具有_____的特点。在人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状体细胞吸收营养液中 的物质用于_________等 。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_____酶,以使植物原生质体相互分离;此处使用的溶液浓度较大,以保证植物的细胞会发生_____,以保持原生质体不被破坏;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_________

(2)过程③在化学药剂_____的作用下会发生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细胞不相同的是_____

(3)过程_____属于脱分化,过程_____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前两空用图中的数字作答)

(4)过程⑤⑥⑦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__

(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在_____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其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