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

(1)由图可知,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常有两种途径: 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抗体、______、______和CO2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传递,以上两种途径的实现离不开细胞膜表面__________的识别作用。
(2)图中A表示________,当③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_______作用,图中C可由______细胞分化而来。
(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____________,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原因是图中 (填字母)内存在着 等离子.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 .
(4)A液与B液相比,A液中不含 .
(5)概括地说,由A、B、C液组成的 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
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了文豪创作灵感
B. 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C. 根据苍蝇可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科学家研制出新的导航仪
D. 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对濒危动植物集中于一地进行保护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总鸟数 | 麻雀 | 黄鹂 |
第一次捕捉 | 100 | 46(标记后放生) | 43(标记后放生) |
第二次捕捉 | 102 | 42(其中6只标记) | 36(其中9只标记) |
A. 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 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 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 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 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