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脂肪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B...

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脂肪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B. 性激素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 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膜上存在磷脂、脂肪等脂类物质

 

B 【解析】 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 功 能 储藏脂类 脂 肪 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结构脂类 磷 脂 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 调节脂类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维生素D 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 脂肪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A错误;性激素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脂肪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C错误;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膜上存在磷脂、胆固醇等脂类,但不含脂肪,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

(1)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1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2)由于鸡血较难找到,某学生试图用人血代替,结果没有成功,其原因最可能_______

A.操作方法不对                        B.人血含DNA太少

C.NaC1溶液浓度太高                   D.加二苯胺太少

(3)图中实验材料A可以是______等,需要在研磨前加入的B是______

(4)通过上述所示步骤得到滤液C后,再向滤液中加入2moL/L的NaC1溶液的目的是______,再过滤得到滤液D,向滤液D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

(5)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DNA丝状物分别放入体积为2L的四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4种滤液,含DNA最少的是滤液____

 

查看答案

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每年产生量超过70亿吨,其中只有40%~60%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微生物专家们力图分离培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制成催腐剂对作物秸秆进行处理,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同时减轻秸秆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最终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______

(2)要有效分离获得产纤维素酶菌,培养基必须添加的碳源物质是______

(3) 微生物专家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一系列______,从而得到单个菌落,再采用______法进行鉴定,得到如图所示的菌落。在操作过程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__

A.酒精灯     B.培养皿     C.显微镜     D.无菌水

(4)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填图中序号)。与图中降解圈大小有关的因素有______(多选)。

A.纤维素酶的产量                    B.纤维素酶的活性

C.菌落中产纤维素酶菌的种类多少      D.培养基中纤维素的含量

(5)专家们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______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查看答案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现欲从海洋底泥中分离分解三丁基锡的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能降解三丁基锡的微生物菌种,可在被三丁基锡污染的海洋底泥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为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除含有碳源外,培养基还应含有____________、无机盐和蒸馏水等。

(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但只有______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数目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在平板划线操作中,接种环在使用前要先灼烧,其目的是______

(3)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甲、乙、丙分别接种在含少量三丁基锡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测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3小时、15小时、4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______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世纪中期,法国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经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根源是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

(1)中国的传统发酵技术源远流长,是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其中制作果醋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

(2)从资料中看出,防止杂菌污染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在无菌技术中,对操作者用酒精擦拭双手属于______,对金属用具、玻璃器皿、培养基等要进行灭菌,其中,培养基只能用______灭菌(A.高压蒸汽 B.干热 C.灼烧 D.巴氏)。

(3)通常在某一环境中的微生物有多种并混合在一起,若要对某种微生物进行纯化,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平板划线法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某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

实验人员从环境中分离获得白腐菌,以白腐菌的菌丝或孢子制得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各取25个两种凝胶颗粒分别处理50 mL染料废水,实验结果如下图1。进一步研究不同数量的凝胶颗粒处理50 mL染料废水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回答:

(1)从野外采集白腐菌前,先向待采集土壤喷洒适量的染料废水的目的是______。某同学在进行白腐菌分离纯化实验时,划线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第一条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将收集到的菌丝或者孢子加入到适量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匀,抽取5mL混合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该过程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现要处理100L皮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染料废水。从实验结果分析,应选用______凝胶颗粒,添加______个凝胶颗粒后,保持______天以上,以达到最好的净化效果。

(3)与向染料废水中直接接种白腐菌相比,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的优点主要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