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A. 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B. 鉴定脂肪: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C. 观察线粒体: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盐酸处理→制片→健那绿染色→观察
D. 观察质壁分离: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下图为人类的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
(2)写出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卵细胞的类型:________。
(3)写出Ⅲ10的基因型:________。
(4)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一个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已知正常男性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 000。若Ⅲ8与人群中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因此应禁止________结婚,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
下丘脑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为__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________,进食后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
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实现的。
(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
(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
如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⑥二个新品种的过程,Ⅰ—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图中Ⅰ→Ⅱ获得④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
(2)图中Ⅰ→Ⅲ→Ⅳ获得④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3)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中Ⅳ过程的处理对象为________,Ⅴ过程获得的农作物为________倍体。
(4)在微生物育种方面,人们利用________育种,培育出青霉素产量很高的青霉菌。
下图表示的是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各种物质之间的传递过程。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人体胰腺细胞中,有些细胞正进行②过程,②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码子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得到的,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