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调查了某块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图甲。假设该稻田中某昆虫当年的种群数量为Nt,一年后的种群数量为Nt+1,图乙表示Nt与Nt+1/Nt的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稻的空间特征是__________(填“均匀型”“随机型”或“集群型”)。调查该稻田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取样。
(2)在图甲中I点以后稻飞虱的数量逐渐下降,可能是稻飞虱数量的增加引起__________的数量减少,还可能是__________。
(3)如果在图甲中I点施用杀虫剂,稻飞虱的数量明显下降,但一段时间后稻飞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天敌的影响)。
(4)据图乙
①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
②当Nt为b时,该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
③当Nt为__________时,该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物种数量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B. 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D. 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其稳定性与外界环境无关
在热带森林中,有一种叫白翅伯劳的鸟类,往往停栖在树枝上,等待捕食被其它鸟类活动时从浓密叶丛中惊飞出来的飞虫;这时,若有雀鹰(鸟类的共同天敌)出现,白翅伯劳会大声鸣叫以提醒其它鸟类躲藏或静止不动。但当白翅伯劳与其他鸟类共同追捕一只飞虫时,既使无雀鹰出现,白翅伯劳也会发出同样的鸣叫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翅伯劳与其它鸟类之间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
B. 白翅伯劳通过鸣叫发出的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是化学防治
D. 白翅伯劳的鸣叫行为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进化过程中物种a和b通过捕食关系相互选择
B. 物种a中的个体数量不一定比物种b的个体数量多
C. 物种a和b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因为二者存在生殖隔离
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都是单向的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沿着食物链流动
C. 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 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香甜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 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